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得元
作者: 王得元 1 ; 王鸣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陕西)
关键词: 辣椒;模式化选育;品种模式;品种选育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609-615
摘要: 针对陕西关中地区的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品种资源现状,将系统科学引入辣椒育种领域,以15个亲本和利用该亲本半双列杂交配制的10个F<,1>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早熟(800~1200kg(667m<'2>)<'-1>)、高产(4000~4500kg(667m<'2>)<'-1>)品种的品种模式,结果表明:该品种模式的主要农艺性状取值为:株高54.9~59.5cm,株幅38.9~43.1cm,侧枝数/株2~2.8个,始花节位7.8~8.8节,开花期102.9~106.5d,果重28.7~48.7g.早期结果数/株2.6~4.9个,总结果数/株17.2~29.6个.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早熟、高产辣椒品种模式化选育的初步研究. 王得元,王鸣. 2001
[2]辣椒新品种‘福康8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宫超,李颖,王恒明,夏碧波,郭巨先,徐小万. 2018
[3]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2020
[4]辣椒杂交一代与其亲本基因差异的初步研究. 王得元. 2004
[5]辣椒疫病抗病性状的SRAP标记. 曾莉,徐小万,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1
[6]辣椒MSAP技术体系的优化与构建. 徐小万,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2
[7]粤椒1号辣椒种子纯度的RAPD检测研究. 王得元,王永飞. 2001
[8]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育种研究. 李颖,李乃坚,余小林,王得元,袁四清,王恒明. 2002
[9]辣椒"A 56"品系的选育. 李颖,黄爱兴,郑锦荣,黎振兴,王得元,王恒明. 2004
[10]辣椒抗疫病性状遗传研究初报. 曾莉,曹必好,徐小万,王恒明,李颖. 2010
[11]辣椒开花期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徐小万,曾莉,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1
[12]关于构建蚕桑药食用途育种技术体系的思考. 廖森泰,邹宇晓,肖更生,吴娱明,唐翠明. 2006
[13]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品种粤白糯1号的选育与推广. 刘建华,方志伟,胡建广,李余良,王晓明,邱道寿,张衍荣. 2008
[14]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15]优质多抗樱桃番茄新品种粤科达301的选育. 聂俊,李艳红,谭德龙,张长远,谢玉明,史亮亮,郑锦荣. 2019
[16]高产、优质、广适甜玉米"正甜68"品种及配套技术与产业化. 韩福光,李武,李余良. 2019
[17]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黎振兴,李植良,孙保娟,李涛,宫超,衡周. 2020
[18]优质、抗病冬瓜多样化育种研究进展. 谢大森,江彪,刘文睿,薛舒丹,张白鸽. 2020
[19]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2024
[20]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刘建华,郑锦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关键词: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育种技术
-
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作者:李颖;王得元;王恒明;徐小万
关键词: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选育;特性
-
优质鲜食红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
作者:李颖;王得元;王恒明;徐小万
关键词:辣椒;品种
-
应用SRAP分子标记评价辣椒自交系的遗传关系
作者:任羽;张银东;尹俊梅;王得元
关键词:辣椒;SRAP;聚类分析
-
辣椒31个优良自交系的亲本类群分析
作者:任羽;张银东;尹俊梅;王得元
关键词:辣椒;优良自交系;亲本类群;SRAP标记;基因型值分析;聚类分析
-
辣椒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王得元;杨凤梅;李颖;王恒明
关键词:辣椒;核雄性不育基因;利用;机理
-
基于RSAP和SSR的辣椒优良自交系间遗传距离的估计与比较
作者:杜晓华;王得元;巩振辉
关键词:辣椒;遗传距离;RSAP;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