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唐君
作者: 唐君 1 ; 赵冬兰 1 ; 张允刚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221121
关键词: 甘薯;细胞分裂素;茎尖;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激素效应
会议名称: 全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72-175
摘要: 本文以MS为基本培养基,2种嘌呤型细胞分裂素--激动素(KT)、苄氨基嘌呤(BAP)与不同种类的生长素(NAA、IAA、GA3)协同,对甘薯茎尖离体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2mg/LKT+0.5mg/LIAA能使58﹪的甘薯品种茎尖培养成苗;而MS+1~2mg/LBA可使品种成苗率达80﹪以上,同时还表明,KT附加低浓度的IAA有利于甘薯茎尖培养时芽的分化;而BAP与低浓度的NAA互作对甘薯茎尖培养芽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当降低基本培养基中的NH+4浓度并附加GA3和不同的有机物质时,可能对甘薯茎尖离体培养时的器官分化顺序有影响.
分类号: S531`S312
- 相关文献
[1]矮生沿阶草茎尖离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丁久玲,郑凯. 2017
[2]狼尾蕨叶片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技术.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1
[3]不同类型细胞分裂素对扇蕨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2
[4]激素6-BA、多效唑对非洲菊茎尖、叶柄离体培养的影响. 李华勇,许大光,董静,郑勤,戴剑,陈敏. 2004
[5]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张保龙,董民强,倪万潮. 2008
[6]狐米草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蔡小宁,佘建明,钦佩,谢民,杨永华. 2000
[7]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许亚楠,佘建明,张保龙,沈新莲,倪万潮. 2008
[8]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叶晓青,董民强,倪万潮. 2008
[9]小豆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 陈新,陈华涛,万建民,翟虎渠. 2011
[10]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11]草地早熟禾成熟胚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佘建明,张保龙,陈志一,倪万潮. 2003
[12]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许亚楠,师蔚群. 2005
[13]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14]茎尖菜用甘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赵荷娟,王庆南,程润东,张海军,童晓利,徐生. 2005
[15]不同品种茎尖菜用甘薯理化特性基因型差异研究. 孙健,沈力飞,史新敏. 2015
[16]菜用型甘薯不同品种组织培养差异研究. 周杰,曹清河,周志林,唐君,赵冬兰,项彩云. 2012
[17]不同蔬菜型甘薯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和品质. 孙富年,黄元射,李明,杨春贤,傅玉凡,谢一芝,张启堂. 2008
[18]外植体对甘薯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唐君,赵冬兰,刘亚菊. 2004
[19]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10
[20]徐紫薯8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体细胞胚发生. 闫会,谢昊,后猛,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QTL定位
-
潮土与滩涂盐土环境下甘薯块根产量及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作者:王洁;赵凌霄;张安;周志林;戴习彬;肖世卓;曹清河;赵冬兰
关键词:滩涂盐土;块根;产量;营养成分;淀粉XRD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
-
优质多抗菜观两用甘薯新品种‘徐菜观薯1号’
作者:戴习彬;周志林;赵冬兰;张安;袁蕊;赵凌霄;肖世卓;唐君;陆国权;曹清河
关键词:甘薯;菜用;观赏;优质;多抗;品种
-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宋炜涵;后猛;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基因
-
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徐薯37选育及性状鉴定
作者:后猛;李臣;张允刚;闫会;王欣;唐维;宋炜涵;高闰飞;李强
关键词:徐薯37;高淀粉;高产;选育
-
茶树NPF5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氮素处理下的表达
作者:唐君;代祥;李贵飞;穆兵;王枫;杨亦扬
关键词:茶树;氮转运蛋白;CsNPF5;氮素响应;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