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鲍根良

作者: 鲍根良 1 ; 王俊敏 1 ; 骆荣挺 1 ; 陶荣祥 1 ; 张小明 1 ; 叶胜海 1 ; 富田桂 2 ; 小林麻子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

2.福井县农业试验场(日本福井)

关键词: 晚粳稻品种;辐射诱变育种;突变体;农艺性状

会议名称: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七次代表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核学会

页码: 101-107

摘要: 本文采用|<'60>Coγ射线200Gy辐照处理晚粳稻品种浙粳20纯系干种子,在其后代发现2个粳稻耐旱突变体,取名为G1和G2.经海南(生殖生长期)和杭州(营养生长期)2季耐旱性鉴定,无论营养生长期还是生殖生长期,2个突变体耐旱性明显优于原亲本浙粳20,也优于巴西陆稻IAPAR-9.普通灌溉栽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表现和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突变体对水陆环境可能具有较好的双重适应性.G1综合性状优良,可直接应用于生产,G2产量偏低,可作为新的优质耐旱种质利用.

分类号: S511.220.352`S124.1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晚粳稻耐低氮品种的筛选和评价. 翟荣荣,余鹏,叶胜海,王俊梅,吴明国,林建荣,朱国富,张小明. 2016

[2]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对PEG胁迫的反应和耐旱性鉴定. 翟荣荣,叶胜海,余鹏,赵小燕,金庆生,张小明. 2015

[3]~(60)Co-γ射线对草莓组培苗诱变效应. 张慧琴,谢鸣,蒋桂华,吴庆,孙崇波. 2007

[4]昆虫抗菌肽Thanatin N端长臂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翁宏飚,牛宝龙,孟智启. 2006

[5]对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分析. 张震,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2005

[6]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7]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03的诱变选育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张小明,左晓旭,叶胜海,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2

[8]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5

[9]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任学良,李国柱,程文林,刘庆龙. 2004

[10]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11]马棘的γ辐照效应与彩叶突变选育. 田丹青,梅淑芳,沈晓霞,舒小丽,吴殿星. 2010

[12]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13]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14]三个马棘突变体营养品质和利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梅淑芳,梅忠,赵华,黄新,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 2013

[15]'越心'草莓组培突变体着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初探. 杨肖芳,张祖瑛,苗立祥,张豫超,沈岚,秦巧平,蒋桂华. 2020

[16]玉米高无机磷突变体的选育和特性研究. 徐秀红,吕桂华,郭国锦,陈坚剑. 2018

[17]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18]唐菖蒲花色突变体开花后的子房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3

[19]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俊敏,魏力军,骆荣挺,张铭铣,孙野青,徐建龙. 2004

[20]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吴关庭,刘庆龙,王贤裕,吴国泉.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