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肥单元面积对施肥量、产量和肥料增产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立平

作者: 陈立平 1 ; 薛绪掌 1 ; 潘瑜春 1 ; 王秀 1 ; 赵春江 1 ;

作者机构: 1.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施肥单元面积;变量施肥;施肥量;产量

会议名称: 第3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572-578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肥力处于不同均值水平下,精准变量施肥单元面积对施肥量、产量和肥料增产效率的影响.首先用"Turning Band Method"方法产生符合指定均值、方差和空间分布(半方差模型)的土壤养分数据,然后用自编软件计算不同施肥单元面积的平均单位面积施肥量,再结合产量与施肥量和土壤肥力的关系模型计算施肥单元面积对产量的影响,最后由产量与施肥量数据计算肥料增产效率,即每千克纯氮增加的籽粒产量(kg).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变量施肥单元面积的降低,平均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增加或保持不变,产量一般增加,肥料增产效率也增加;②随着土壤养分均值增加,平均施肥量降低,平均产量增加,肥料增产效率降低,且施肥单元面积越大,不同土壤养分均值间的施肥量、产量和肥料增产效率的差异越大;③方差的增大使得不同均值施肥量由最大施肥单元到最小施肥单元的变幅增加,使不同均值间在相同施肥单元时产量的差距加大,使不同均值间在相同施肥单元时的肥料增产效率的差距减小.

分类号: S147.2

  • 相关文献

[1]利用GIS模拟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研究.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王秀. 2006

[2]四要素变量施肥机肥箱施肥量控制算法设计与试验. 安晓飞,王晓鸥,付卫强,魏学礼,武广伟,李立伟. 2018

[3]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克礼,刘良云,王纪华. 2007

[4]利用叶绿素计进行冬小麦变量施肥及其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刘克礼,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5]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与评价. 吕继龙,何萍,魏丹,仇少君,徐新朋,赵士诚. 2021

[6]燕山板栗钙、镁、硼、锌施肥效果的研究. 曹庆昌,王乐乐,曹均,孙明德. 2011

[7]我国大豆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评价. 吕继龙,何萍,徐新朋,魏丹,仇少君,赵士诚. 2020

[8]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9]基于GIS的变量施肥尺度效应模拟系统.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 2005

[10]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陈云坪,赵春江,王秀,马金锋,田振坤. 2007

[11]基于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蒋阿宁,刘克礼,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薛绪掌. 2006

[12]不同尺度冬小麦氮素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鲍艳松,王纪华,刘良云,李小文,李翔,黄文江,唐怡. 2007

[13]基于近地光谱探测技术的冬小麦变量施肥. 杨玮,王秀,马伟,李民赞. 2007

[14]基于多时相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冬小麦长势空间变异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阎广建,黄文江,刘良云. 2010

[15]基于光谱指数的变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刘克礼. 2007

[16]基于CAN总线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付卫强,孟志军,黄文倩,陈立平,王秀. 2008

[17]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安晓飞,付卫强,王培,魏学礼,李立伟,孟志军. 2019

[18]基于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梁红霞,马友华,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薛绪掌. 2005

[19]基于高光谱响应与模拟模型的冬小麦变量追氮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王纪华,刘克礼,赵春江,刘良云. 2007

[20]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全斌,杨贵军,竞霞,刘晓.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