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杨今后
作者: 杨今后 1 ; 杨新华 1 ; 骆承军 1 ; 朱俭勋 1 ; 吕志强 1 ; 朱燕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桑树;育种;三倍体;丰田2号
会议名称: 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桑蚕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52-59
摘要: 本文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二倍体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质高产典型的优良三倍体特性.还对该品种的育种技术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888.31
- 相关文献
[1]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朱俭勋,吕志强,周勤,潘美良,朱燕. 2006
[2]桑树人工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杨今后,杨新华. 1989
[3]果树三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冯先桔,罗君琴. 2006
[4]桑树新品种丰田2号的引进与栽培试验. 胡金寿,林天宝,朱燕,余根龙. 2014
[5]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林寿康,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吕志强,沈永康,马秀康,史兴华,杨樾,吴天林. 1997
[6]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计东风,林寿康,吴云翔,吕志强,王丕承,周金钱,周勤. 1997
[7]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述评.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8]桑树新品种海宁桑的育成. 沈国新,董瑞华,陈伟国,计东风,柴晓玲,林柯. 2002
[9]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10]桑辐射育种的研究——Ⅳ.辐射在改良叶质和抗病性上的作用. 杨今后,杨新华,戴荷芳. 1987
[11]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2024
[12]椪柑胚乳三倍体植株诱导研究. 聂振朋,柯甫志,罗君琴,李丽,徐建国. 2014
[13]柚新品种‘浙玉1号’. 陈方永,倪海枝,赵凯,任正初. 2009
[14]玉环柚三倍体植株育成技术研究初报. 陈方永,罗君琴. 2006
[15]以本地早橘和槾橘为母本倍性杂交创制柑橘三倍体. 解凯东,彭珺,袁东亚,强瑞瑞,谢善鹏,周锐,夏强明,伍小萌,柯甫志,刘高平,GROSSER Jude W,郭文武. 2020
[16]亚洲百合品种倍性、花粉育性及其杂交研究. 周桂雪,李克虎,张线线,任贵玲,郭方其,周树军. 2011
[17]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 杨新华,杨今后,吕志强,沈国新. 1999
[18]高产优质市效桑树品种的选育经验. 林寿康,计东风. 1999
[19]桑树轻型改获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Ⅰ.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技术. 沈国新,厉水泉. 1997
[20]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吕志强,沈国新,周勤.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比例桑枝叶粉复合饲料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岩;林天宝;侯凤香;赵燕;范明亮;金俊杰;吕志强
关键词:饲料;血清学;胆固醇;抗氧化;桑枝叶粉
-
单氰胺浓度对反季节桑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添艳;林天宝;杨璐;魏佳;马焕艳;郭君鑫;朱燕;吕志强;刘岩;陈乐阳;沈国新;刘培刚;潘美良
关键词:桑果;单氰胺;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反季节栽培
-
不同杂交桑品种叶片营养的综合评价
作者:林天宝;吕志强;魏佳;刘培刚;朱燕;刘岩
关键词:叶片营养;隶属函数;熵权法;杂交桑
-
中国桑树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栽植适应性研究
作者:林天宝;刘培刚;杜鑫;沈王明;吕志强
关键词:强桑1号;浙桑杂1号;乌兹别克斯坦;产叶量
-
海涂泥质盐碱地不同果桑品种生长适应性分析
作者:杨升;王明睿;刘培刚;刘双双;刘星;朱燕;魏佳;陈秋夏;潘飞翔;王金旺
关键词:果桑;盐碱地;适应性分析
-
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作者: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关键词:桑树;品种;‘强桑5号’;育种
-
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星星-纪念《蚕桑通报》创刊70周年
作者:杨今后
关键词:蚕丝业;丝绸之路;蚕桑通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