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曹国番
作者: 曹国番 1 ; 李秀君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研究所,兰州,730070
关键词: 小麦;增产模式;半干旱;冷凉区
会议名称: 2001年国际旱地节水农业研讨会
主办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页码: 197-200
摘要: 针对半干旱冷凉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旱薄相连产出低、经济发展缓慢、较贫困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降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从良种选用、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高效施肥、集雨高效补灌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总结提出了以硬技术集成为特征的小麦新增产模式,即"梯田+良种+施肥+地膜+集雨节灌"增产模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张国君,高世铭,张朝巍,黄杰,李彤. 2007
[2]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张国君,高世铭,陈光荣. 2007
[3]半干旱条件下糜子氮磷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差异. 张磊,杨天育,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 2020
[4]陇中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武. 2007
[5]施氮量对高海拔冷凉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华瑜,潘永东. 2011
[6]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抗条锈新资源的研究. 倪建福,崔文娟,曹世勤. 2010
[7]高大气CO2浓度下氮素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于显枫,张绪成,马一凡. 2010
[8]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1
[9]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2
[10]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11]作物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NX-ms模式. 周宽基,王世红,刘忠祥,冯毓琴,张永生,袁明璐,王根轩. 2003
[12]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免耕栽培小麦/小麦/马铃薯轮作体系的施肥技术研究. 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张平良,董博. 2014
[13]甘肃省小麦、大麦和燕麦主产区孢囊线虫病的分布调查. 李惠霞,刘永刚,李敏权. 2010
[14]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5]导入外源DNA小麦变异类型的光合特性研究(简报). 王晓娟,孔英珍,王亚馥,庞斌双,倪建福. 2000
[16]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17]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18]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英文).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19]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英文). 卫增泉,颉红梅,张金莲,李强,高清祥. 2003
[20]氮素水平对小麦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郭天文,谭雪莲,高世铭,上官周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作者:李秀君;杨封科
关键词:抗旱保水剂;小麦;玉米;经济性状;土壤含水量
-
几种新型抗旱保水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秀君
关键词:定西半干旱区;抗旱保水剂;玉米;拌种;效果
-
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作者:李秀君;杨封科
关键词:抗旱保水剂;小麦;玉米;土壤水分;出苗率;作物产量
-
不同保水剂对春小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秀君
关键词:抗旱保水剂;春小麦;经济性状;产量;土壤含水量
-
定西半干旱区夏闲地雨水富集工程效益研究
作者:李秀君;曹国岕
关键词:夏闲地;雨水;雨水富集工程
-
旱地作物抗旱丰产综合技术研究
作者:曹国岕;李秀君
关键词:水土流失;降水利用;地膜栽培;集雨补灌
-
定西旱地地膜谷子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曹国番;张绪成
关键词:谷子;高产;生理;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