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作地区以丘陵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A妥德宝^B1^D1%^A郑大玮^B2^D2%^A林启美^B3^D2%^A王砚田^B4^D2 1 ;

作者机构: 1.^A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呼和浩特 010031^D1%^A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94^D2

关键词: 旱作丘陵地区;雨水集蓄;渐进式等高田;雨水利用

会议名称: 2004年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 科技部;农业部

页码: 633-636

摘要: 我国北部低山丘陵及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最为短缺,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长期处于温饱线以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几年推广应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发展水窖、水窑等雨水集蓄利用设施,虽然大幅度地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但由于这些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比较差,工程集雨受到很多限制,仅限于路面、庭院和屋顶,面积和可集蓄水量都不大。根据我们在内蒙古武川县国家攻关项目所获得的成果和旱作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以丘陵(或梁峁)为单元,点面结合的雨水集蓄利用新模式,具体做法是在丘陵顶部建设集流场和蓄水设施,坡地建设渐进式等高田,辅助以集流和保护性耕作及节水补充灌溉。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实践证明,其效果比起单一的工程或农艺雨水集蓄利用措施,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要好得多,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值得在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分类号: S27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