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马忠明
作者: 马忠明 1 ; 张永久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张掖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甘肃兰州 730070
2.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 733000
关键词: 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模式;产量效应
会议名称: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4-4
摘要: 河西绿洲灌溉区是西北绿洲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光热资源丰富,光温生产潜力大,在粮食的持续增产和解决粮食自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河流来水量的日渐减少,农业用水矛盾日趋凸现,已对河西灌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及粮食的持续增产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造成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改进地面灌溉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思路,对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的节水增产效果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类号: S512.120.5
- 相关文献
[1]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2]河西灌区甜瓜垄作沟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薛亮,马忠明,杜少平,吕晓东,唐文雪,连彩云,王智琦,冯守疆. 2019
[3]固定道垄作沟灌适宜秸秆覆盖量及冬灌量研究. 王智琦,马忠明,张立勤. 2011
[4]垄作沟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薛亮,马忠明,吕晓东,唐文雪,连彩云,王智琦,冯守疆. 2019
[5]灌水和施肥对垄作沟灌啤酒大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杨君林,王智琦. 2015
[6]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徐银萍. 2015
[7]绿洲灌区垄作沟灌啤酒大麦的产量及节水效应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张立勤. 2012
[8]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方彦杰,关建红. 2014
[9]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 2015
[10]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蕊菊,马忠明. 2015
[11]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研究. 张立勤,马忠明,曹诗瑜,连彩云,徐升明. 2008
[12]覆盖对西北旱地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调控.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 2018
[13]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14]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15]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陈军,王立光,叶春雷,李进京,欧巧明,罗俊杰. 2018
[16]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文伟,耿智广,黄浩钰,付金元,陆立银,李峰. 2017
[17]甘肃旱区主食化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柳永强,胡新元,陆立银,罗爱花,谢奎忠. 2019
[18]密度和施肥对旱地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柳燕兰,郭贤仕,张绪成,马明生,王宏康. 2021
[19]渭源县北部山区马铃薯适宜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陆立银,王敏,吕和平,席春艳,孙小花,徐福祥. 2021
[20]双孢蘑菇培养料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产应用效果研究.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王晓巍.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灌水量及种植密度对河西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薛亮;连彩云;王智琦;罗双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种植密度;灌水量;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膜下微喷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作者:连彩云;马忠明;王智琦;薛亮;唐文雪;罗双龙
关键词:制种玉米;水氮耦合;产量;水肥效应;膜下微喷灌
-
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关键词:玉米;高密度栽培;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群体质量
-
河西走廊不同产区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品质特性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贾进;边金霞;王平;贾霄
关键词: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
-
施用锌肥对甜瓜产量、品质及锌累积的影响
作者:薛亮;赵安宇;王智琦;杜少平;马忠明
关键词:甜瓜;绿洲灌区;锌吸收量;锌累积量
-
不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罗双龙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灌水量;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边金霞;王平
关键词: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