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核酸探针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韦莉

作者: 韦莉 1 ; 刘爵 1 ; 姚炜光 1 ; 张方亮 1 ; 王平 1 ; 周蛟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00089

关键词: 禽脑脊髓炎病毒;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会议名称: 北京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北京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北京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25-27

摘要: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encephalomyelitisvirus,AEV)L2Z株部分VP1的cDNA(约410bp),将其连接到载体pBssk中,提取阳性重组质粒DNA,经XhoI和KpnI双酶切回收该片段。使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敏感性检测表明该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可检出10pg的AEV同源DNA。而且,特异性检测表明该探针仅与AEV(1143株、VP株、分离株P株和分离株L2Z株)的RNA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而与新域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和鸭肝炎病毒(DHV)RNA进行斑点杂交,其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这些结果说明,利用AEV毒株L2Z株部分VP1的cDNA进行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快速检测。使用该探针对AEv病毒L2z株感染的7日龄SPF鸡胚在不同时间采集的脑组织、尿囊液、内脏组织和尿囊膜进行检测,发现脑组织和尿囊液接毒后3天出现阳性结果,尿囊膜和内脏组织接毒后6天出现阳性斑点,同时采用RT-PCR方法证实了探针检测的结果。这是首次使用核酸探针方法对AEV病毒感染SPF鸡胚后在不同组织的抗原定位,并初步探明了AEV感染后在脑组织和胃肠道中组织复制的差异性。

分类号: S852.65`S858.3

  • 相关文献

[1]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禽脑脊髓炎病毒. 韦莉,刘爵,张杰,张方亮,姚炜光,周蛟. 1999

[2]禽脑脊髓炎病毒在BGM-70传代细胞系上培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爵,张杰,刘有昌,张方亮,周蛟. 1999

[3]禽脑脊髓炎病毒不同批次毒种致病性的研究. 章振华,姜北宇,李林,张建伟,景小冬,毛娅卿,郑小兰. 2009

[4]桃树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StuntViroid;HSVd)的鉴定及序列变异分析. 李世访,成卓敏,赵剑波,姜全. 2006

[5]桃树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HSVd)的鉴定及序列变异分析. 李世访,成卓敏,赵剑波,姜全. 2006

[6]禽脑脊髓炎病毒VP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韦莉,刘爵,张方亮,曹永长. 2000

[7]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禽脑脊髓炎病毒VP1蛋白. 韦莉,刘爵,余锐萍,姚炜光,周蛟,王菁,施蕾. 2006

[8]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研究. 刘爵,Animal Health Biotechnology Group,韦婷,Jimmy Kwang,韦莉,姚炜光,周蛟,Li Lian Chee,张方亮.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