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50年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戚存扣

作者: 戚存扣 1 ; 陈新军 1 ; 傅寿仲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关键词: 江苏地区;油菜;栽培技术

会议名称: 2010年作物栽培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32-136

摘要: 本文对江苏近50年(1959-2009)油菜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S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路线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油菜保优、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栽培技术的发展引导油菜从“小作物”走向“大作物”,推动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分类号: S634.3

  • 相关文献

[1]粳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选育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李刚,袁彩勇,王健,孔宪旺,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高平中. 2016

[2]江苏地区设施园艺保温材料的选型及应用. 虞利俊,徐磊,柳军,蒋希芝,夏礼如. 2017

[3]江苏地区秋冬茬移栽不结球白菜品种资源评价. 尹莲,赵建锋,孙玉东,罗德旭,王林闯,许文钊,刘璐. 2023

[4]机械化直播油菜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宗福,孙华,邵慧霞,仲嘉,穆晓伟. 2016

[5]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郭圣业. 2006

[6]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7]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景德道,林添资,王克明. 2009

[8]白首乌-油菜套种栽培技术. 吴承东,赫明涛,王军,张明. 2013

[9]油棉套作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王新华,房金钺,张瑞芹,陈新军,许玉明. 2005

[10]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Ⅰ.长江上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11]油菜宁杂21号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培通,张萼,郭文琦,陈建平,李春宏,王永慧,胡茂龙,蔡立旺,施庆华. 2014

[12]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盐油4号"的选育及其在江苏地区的栽培技术要点. 倪正斌,陈志爱,丁颖,韩配配,万林生,孙红芹. 2022

[13]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Ⅱ——长江下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14]江苏沿海地区油菜-向日葵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陈涛,倪正斌,任昂彦,李晓莎,贺江,戚永奎. 2024

[15]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戚存扣,傅寿仲. 2010

[16]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Ⅲ.长江中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17]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和遗传改良研究.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傅寿仲,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 2004

[18]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植物的基因漂移研究.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 2004

[19]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4

[20]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的遗传差异. 李伟,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陈怀谷.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