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设施种植条件下苜蓿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殷国梅

作者: 殷国梅 1 ; 赵和平 1 ; 布拉格 2 ; 胡文清 2 ; 娜仁高娃 2 ; 青格乐 1 ; 薛艳林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

2.鄂托克旗农牧业局 乌兰镇 100055

关键词: 设施大棚;苜蓿;生产性能;种植条件;留茬高度

会议名称: 第四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草学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

页码: 167-172

摘要: 2009年12月14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赛乌素嘎查的设施大棚里种植了1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苜蓿品种,定期对供试品种的不同留茬高度5cm、8cm、10cm的植株高度、每平方米刈割后的鲜干重、茎和叶风干重进行测定,对再生速度、鲜干比和茎叶比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苜蓿品种第一次刈割前的生长速度多在0.5—0.88cm/d之间。适宜的刈割留茬高度均为5cm~8cm。在前五次刈割前,留茬高度为5cm的再生速度最快。第五次刈割后与第六次刈割间的再生速度较低,原因可能是由于天气逐渐变冷或土壤温度降低或肥力下降等众多原因导致苜蓿生长速度放慢。设施大棚种植苜蓿的茎叶比较小,叶量丰富,营养好,适口性强,牧草品质较好;供试苜蓿刈割留茬高度为5cm的鲜干比较高,鲜干比高代表牧草质量好。供试苜蓿品种中保加利亚紫花苜蓿的累计产草量最高,为40165 kg/hm2,比同条件下最低产量YL-801苜蓿高出12285.7 kg/hm2,比当地大田苜蓿年亩产高出3倍。由此可以看出设施大棚种植苜蓿可以大幅度提高产草量,为畜牧业提供更多的新鲜牧草,为家畜在秋冬季节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分类号: S541.901

  • 相关文献

[1]苜蓿-多年生禾草混播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 2020

[2]11份苜蓿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及生产性能比较. 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刘曙娜,都然,王娜. 2013

[3]多份苜蓿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及生产性能的比较. 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刘曙娜,都然,王娜. 2013

[4]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牧草品质的影响.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项锴锋,郭志忠,胡日查,张晴晴. 2018

[5]施氮量和留茬高度对高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白春生,潘港,刘英鑫,薛艳林,孙娟娟,玉柱. 2020

[6]留茬高度对全株大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张腾薇,吕二锁,刘志萍,包文龙,段俊杰,云颖,张霞,韩磊,孙娟娟. 2022

[7]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精饲料对泌乳奶牛生理性能及产奶的影响. 郝林凤,罗建新,巴雅尔图,赛很图娅. 2010

[8]苜蓿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伊风艳,石凤翎,高翠萍,熊梅,晔薷罕,蔡丽艳. 2014

[9]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 2018

[10]年刈割次数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刘荣霞. 2019

[11]荒漠草原区苜蓿根瘤菌接种与冰草混播效果试验研究. 王海明,张俊杰,张坤. 2011

[12]大棚环境因子与苜蓿再生速度及产草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殷国梅,张英俊,刘永志,赵和平,巴雅尔图. 2012

[13]苜蓿栽培与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郝林凤,张静,罗建新,巴雅尔图. 2011

[14]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的幼苗形态与秋眠性、越冬率的关系. 于林清,云锦凤,郭九峰,孙国琴,张利军,孙娟娟. 2010

[15]沙地节水灌溉条件下苜蓿与饲用燕麦轮作的技术规程.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张晴晴,潘翔磊,孙德欣,项锴锋. 2019

[16]我国西北地区3个广泛种植苜蓿品种的萌发和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曾泽堂,罗永忠,柳佳,伏星舟,许延昭,景全全,杨鹏,李彬,慕宗杰. 2018

[17]苜蓿电生物效应的研究概况. 张琼琳,张爱东,白春利,青格乐,孙杰,王海霞. 2017

[18]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SSH文库构建及基因表达分析. 高翠萍,石凤翎,伊风艳,唐芳,赵彦,蔡丽艳. 2017

[19]内蒙古中东部沙地节水灌溉苜蓿越冬管理技术规程.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 2019

[20]钾肥对紫花苜蓿根颈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陈卫东,张玉霞,丛百明,阿玛尔,田永雷,张庆昕,杜晓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