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航天诱变对大豆品种光合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刘鑫磊

作者: 刘鑫磊 1 ; 马岩松 1 ; 栾晓燕 1 ; 满为群 1 ; 许德春 2 ; 孟丽芬 2 ; 付立新 2 ; 赵晓南 2 ; 刘琦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关键词: 大豆;航天诱变;光合速率

会议名称: 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核学会

页码: 44-48

摘要: 为明确航天诱变对大豆品种(系)及后代的光合性状的影响,于2006年秋太空搭载黑农48、黑农44、哈2291一Y 大豆品种(系),对航天诱变的各世代材料进行光合速率等性状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大豆的光合性状产生影响,各品种后代的光合速率(Pn),气孑L导度(Cond),胞问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有不同程度遗传变异,且正向变异率较高。变异系数在各世代问表现为SP2>SP3>SP4>CK,说明航天诱变可以有效地创造更多高光合速率的后代材料,正确地选择航天诱变的亲本可有效提高航天诱变育种效率。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航天诱变对大豆品种光合性状的影响. 刘鑫磊,马岩松,栾晓燕,满为群,许德春,孟丽芬,付立新,赵晓南,刘琦. 2011

[2]大豆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郑伟,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王庆胜,张茂明,刘忠堂. 2015

[3]不同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及农艺性状分析. 刘鑫磊,栾晓燕,王蕊,马岩松,刘琦,马长友. 2014

[4]不同密度下大豆单株和群体的光合特性. 张晓艳,李建英,郑殿峰,杜吉到,冯乃杰. 2010

[5]不同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张伟,宋显军,谢甫绨,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8

[6]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研究. 邱磊,吴丽丽. 2009

[7]高粱C_4型pepc基因转入大豆可改善大豆光合特性. 张艳,满为群,南相日,李柱刚. 2015

[8]金克拉全营养生态肥对大豆增产效果分析. 梁孝莉,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刘艳. 2009

[9]高光效大豆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满为群,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戈巧英,郝乃斌,陈怡. 2002

[10]航天搭载对辣椒SP1代的诱变效应. 郭长虹,于瑛,王德慧,马军,郭亚华,耿月伟. 2010

[11]航天诱变与杂交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9. 孙岩,王广金,张宏纪,刘录祥,闫文义,刘东军,赵林姝,郭怡璠,杨淑萍. 2011

[12]提高小麦航天诱变效率的研究. 郭强,张宏纪,王广金,孙岩,刁艳玲,刘东军,郭怡璠,杨淑萍,孙光祖. 2009

[13]RAPD标记在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高永利,郭亚华,谢立波,王雪. 2009

[14]春小麦航天诱变入选后代的变异研究. 张宏纪,王广金,孙岩,刁艳玲,黄景华,郭强,刘东军,孙光祖. 2007

[15]春小麦航天诱变效果的初步研究. 阎文义,孙光祖,张月学,王广金,唐凤兰,李忠杰,孙德全,陈义纯. 1996

[16]航天诱变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龙辐02-0958. 王广金,闫文义,孙岩,黄景华,刁艳玲,兰静,郭强,邓双丽,孙光祖. 2005

[17]航天诱变新品种龙辐麦18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张宏纪,刁艳玲,孙连发,孙岩,刘东军,郭强,兰静,黄景华,杨淑萍,孙光祖. 2008

[18]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代的诱变效应. 郭长虹,于瑛,王德慧,马军,郭亚华,耿月伟. 2010

[19]利用航天诱变进行春小麦品种改良的研究. 王广金,闫文义,张宏纪,孙岩,黄景华,刁艳玲,郭强,孙光祖. 2006

[20]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结构与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Jiuming Zhang,张久明,Fengqin Chi,迟凤琴.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