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玉洁

作者: 王玉洁 1 ; 赵冬香 1 ; 卢芙萍 1 ; 彭正强 1 ; 王爱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571737

关键词: 荔枝虫害;荔枝蝽;生态学特性;种群动态;防治技术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356-359

摘要: 通过对海南省儋州地区荔枝园的系统调查,探明了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及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两年间荔枝蝽各虫态的种群消长趋势,分析表明该虫在荔枝因为害高峰期发生在2~4月及6~7月间.其中荔枝蝽产卵高峰期为4月17日(2005~2006年)与2月27日(2008~2009年),若虫高峰期为3月20日(2005~2006年)、3月28日、4月3日与6月27日(2008~2009年),成虫高峰期为4月17日(2005~2006年)及7月11日(2008~2009年).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马海霞,屈直,李丹,谢晴宜,杨信东. 2016

[2]芸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刘影,屈直,李丹,杨毅,杨信东. 2013

[3]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韩云,唐良德,吴建辉. 2015

[4]鹧鸪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杨虎彪,刘国道. 2017

[5]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若虫聚集行为的影响. 黎荣欣,王玉洁,高景林,赵怡楠,赵冬香. 2013

[6]荔枝蝽对光与颜色的选择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高景林. 2011

[7]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卢芙萍,赵冬香,刘业平,王爱萍,陈青. 2006

[8]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9]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卢芙萍,赵冬香,卢家兴,王爱萍,陈青. 2007

[10]荔枝蝽臭液对常见仓储害虫的熏蒸毒力. 江军,赵冬香,高景林,王爱萍. 2011

[11]荔枝蝽臭腺分泌物对萝卜、芥菜、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赵怡楠,赵冬香,王玉洁. 2014

[12]6个荔枝品种对荔枝蝽抗性的初步鉴定. 范鸿雁,王祥和,张新春,何凡,罗志文,王家保. 2011

[13]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研究初报.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4]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10

[15]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黎荣欣,赵冬香,王玉洁,高景林. 2013

[16]荔枝蝽成虫排泄物组分的GC-MS分析.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王爱萍,尹炯. 2010

[17]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王玉洁,吴娇,赵怡楠,黎荣欣,赵冬香. 2015

[18]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初步研究.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9]荔枝蝽触角化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冬香,莫圣书,卢芙萍,王爱萍. 2006

[20]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及虫体体表的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