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板栗杂交后代淀粉含量的遗传倾向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Guangpeng

作者: Wang Guangpeng 1 ; 王广鹏 2 ; Kong Dejun 1 ; 孔德军 2 ;

作者机构: 1.Changli Fruit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Changli 066600,China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昌黎066600

关键词: 板栗;杂交育种;性状遗传;杂交组合;淀粉含量

会议名称: 第六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92-95

摘要: 通过对4个杂交组合417株实生苗的分析,研究了板栗淀粉含量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支链淀粉和总淀粉表现相同的遗传趋势,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很大比重,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解体,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有变小的倾向.直链淀粉的遗传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并含有较大比例的非加性效应值,杂交后代由于非加性效应互作,直链淀粉有提高的倾向.

分类号: S664.2:S603

  • 相关文献

[1]板栗杂交后代3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 王广鹏,孔德军,刘庆香. 2009

[2]不同桑品种部分性状的遗传观察与分析. 武玉璧,张进献,庞玉兰,李冬杰,李云祥. 1999

[3]美锦桃主要性状遗传和基因型推断.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杨金明,张金梅. 2010

[4]杏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倾向研究进展. 赵习平. 2006

[5]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差异与杂交组合配制. 张艳敏,郭北海,李洪杰,温之雨,王子宁,蒋春志,李辉,王培. 2002

[6]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 2003

[7]23个黄瓜杂交组合田间初选试验. 刘晓东,牟金贵,王明秋,王培全,殷汝松,王玉海. 2011

[8]抗逆高产国审'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的选育. 游永亮,赵海明,李源,武瑞鑫,刘贵波. 2020

[9]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研究进展. 刘玉平,王江浩,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李尔民,柳英东. 2009

[10]早生黄金桃在我国黄肉桃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武志坚,刘志欣. 2012

[11]京、津、冀、鲁、豫主要玉米种质基础及其演化利用钩沉. 赵殿轩,刘玉梅,苏方宏,步凤池,何福全. 1994

[12]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范妍芹,严立斌,孟雅宁,张红肖. 2022

[13]大久保桃在我国桃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王建学. 2006

[14]板栗激光划口机研制与应用. 杨志杰,温长文. 2013

[15]板栗新品种‘明丰2号’. 李颖,王广鹏,张树航,刘庆香,李海山. 2015

[16]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 张树航,李颖,刘庆香,李海山,王广鹏. 2016

[17]板栗正反交后代坚果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纪飞杨,张惠真,王广鹏,张树航,张卿,房克凤,邢宇,曹庆芹,秦岭. 2018

[18]板栗抗寒性相关指标筛选与评价方法建立.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杨阳. 2018

[19]不同板栗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赵爽,葛朝红,郭燕,闵卓,李梦,李伟明,王广鹏. 2022

[20]板栗栗疫病抗性QTL定位. 王泽华,聂兴华,张煜,郝雅琼,李伊然,张卿,张铁强,王广鹏,秦岭,邢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