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分胁迫对大豆形态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任海祥

作者: 任海祥 1 ; REN Hai-xiang 2 ; TONG Shu-yuan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牡丹江 157041

2.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udanji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 Mudanjiang 157041

3.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Vocational Colleg

关键词: 大豆作物;水分胁迫;形态变化;生理特性

会议名称: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26-126

摘要: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大豆品种形态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合丰25、黑农44、晋豆21)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大豆始荚期至鼓粒期进行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试验。 研究分析表明,干早胁迫下一级抗旱类型的晋豆21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同一水分供给条件下,其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POD活性均高于抗性相对较弱的黑农44和合丰25,这些形态性状和生理指标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加以综合利用。形态抗性和细胞膜稳定性作用等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豆抗旱性的生理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好氧堆肥对牛粪中重金属锌形态变化的影响. 王振. 2023

[2]牛粪中重金属铜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王振. 2022

[3]不同类型春小麦抗旱生理指标耐旱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肖佳雷,尹静,孙连发,马凤鸣,陈立军,胡洪林,张成亮. 2007

[4]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李玉梅,李建英,王根林,董梅,刘文清,马凤鸣. 2007

[5]大豆不同生殖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磷对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忠宝,齐志勇,金剑. 2007

[6]水分胁迫对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王诗雅,冯乃杰,项洪涛,冯胜杰,郑殿峰. 2020

[7]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李青超,王俊河,苗亿,刘洋,韩业辉,徐婷,兰红宇. 2018

[8]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伤害机理及抗旱机制研究现状. 胡继芳,金正勋,刘传增,王秋菊,马波,王宇先,谭可菲,周超. 2012

[9]水分胁迫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王俊河. 2017

[10]水磷互作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7

[11]分蘖期水分胁迫对寒地粳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继芳,刘传增,马波,谭可菲,王秋菊,赵富阳,王宇先. 2015

[12]不同基因型大豆花荚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燕平,任海祥,孙晓环,白艳凤,宗春美,齐玉鑫,王晓梅,侯国强,徐德海. 2015

[13]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秋菊. 2009

[14]渗透胁迫条件下玉米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赫福霞,李柱刚,阎秀峰,王秀君. 2014

[15]水分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周长军,杨柳,吴耀坤,杜志强,杨丽,田中艳. 2010

[16]马铃薯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ATP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刘玲玲,李军,李长辉,夏平. 2004

[17]东北中低产田大豆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WEI Dan,魏丹,ZHOU Bao-ku. 2012

[18]大豆多小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宗春美,ZONG Chun-mei,REN Hai-xiang,任海祥. 2012

[19]栽培条件对大豆牡丰7号光合特性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QI Yu-xin,齐玉鑫,DU Wei-guang. 2012

[20]利用GGE双标图分析抗胞囊线虫大豆打顶增产效果. YANG Liu,杨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