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Yan-ping
作者: WANG Yan-ping 1 ; 王燕平 2 ; REN Hai-yang 1 ; 任海祥 2 ; SHAO Guang-zhong 3 ;
作者机构: 1.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Mudanjiang 157041, China
2.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 157041
3.Mudanjiang Branch
关键词: 大豆作物;地理远缘品种;杂交后代;抗旱材料
会议名称: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25-25
摘要: 针对近年来黑龙江东南部生态区大豆结荚鼓粒期季节性旱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大豆成荚率,造成大面积减产的特殊情况,本研究以当地主栽的高产优质品种为母本,以地理远缘的山西抗旱大豆品种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230份稳定的F6后代品系为研究材料,利用田间水早对比试验条件下产量指标和室内人工模拟光抑制的方法进行R3期耐光氧化试验,研究耐光氧化与产量及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分类号: S565.103
- 相关文献
[1]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唐铭,薛英会,白瑞. 2021
[2]黑穗醋栗杂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 高洪娜,张武杰,刘凤芝,徐德海,周文志. 2021
[3]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2023
[4]国审优质稳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27号. 田超,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尹雪巍,代丽婷. 2024
[5]糙皮侧耳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盛春鸽,王延锋,潘春磊,徐德海,侯国强. 2015
[6]寒地杏杂交后代与实生后代比较. 刘海荣. 1994
[7]"龙香"梨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刘畅,任爱华,韩继龙,杨悦,胡颖慧,程显敏. 2023
[8]籼型细胞质对粳稻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猷红,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王文龙,徐英哲,孟英,来永才. 2023
[9]籼型细胞质对杂交后代F1产量的影响. 刘猷红,孟英,唐傲,张喜娟,董文军,刘凯,张毅瑞,来永才. 2021
[10]大果沙棘杂交后代主要遗传变异性状研究. 单金友. 2008
[11]大豆新品种合丰33号. 赵桂范. 1992
[12]东北中低产田大豆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WEI Dan,魏丹,ZHOU Bao-ku. 2012
[13]水分胁迫对大豆形态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任海祥,REN Hai-xiang,TONG Shu-yuan. 2012
[14]大豆多小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宗春美,ZONG Chun-mei,REN Hai-xiang,任海祥. 2012
[15]栽培条件对大豆牡丰7号光合特性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QI Yu-xin,齐玉鑫,DU Wei-guang. 2012
[16]利用GGE双标图分析抗胞囊线虫大豆打顶增产效果. YANG Liu,杨柳. 2012
[17]大豆FtsH基因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JIN Xun,金勋,李亮,LI Liang,RUI Hai-ying. 2012
[18]大豆优良品种合丰35选育与育种利用. GUO Tai,郭泰,LIU Zhong-tang,刘忠堂,WANG Zhi-xin. 2012
[19]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33选育报告. 姜成喜,JIANG Cheng-xi,CHEN Wei-yuan.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油耐旱小粒大豆新品种中牡251
作者:孙国宏;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关键词:高油;耐旱;小粒大豆;中牡251;新品种
-
牡育等系列大豆系谱关系分析
作者:李文;王磊;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刘长远;胡海波
关键词:牡育等系列大豆品种;亲本系谱;关系分析
-
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长远;王磊;齐玉鑫;孙晓环;孙国宏;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关键词:大豆;牡豆15;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
-
大豆品种牡试2号育种实践及设计育种的思考
作者:宗春美;赵晋铭;王燕平;齐玉鑫;李文;王磊;任海祥;杜维广
关键词:大豆;牡试2号;选育;品种设计育种
-
高产多抗大豆品种牡豆12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作者:齐玉鑫;任海祥;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白艳凤;李文;孙国宏
关键词:牡豆12;亲本追溯;遗传解析
-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作者:王继亮;宗春美;王德亮;王燕平;蒋红鑫;杨丹霞;傅蒙蒙;王磊;任海祥;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关键词: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熟期组;农艺品质性状;遗传变异;育种潜势
-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WSOC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with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作者:Li Yu-mei;Li Cheng-yang;Wang Wei;Wang Gen-lin;Li Cheng-yang;Liu Zheng-yu;Meng Xiang-hai;Shao Guang-zhong;Hu Ying-hui
关键词:Land meadows; Straw returning; Tillage; W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