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抗性品种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Jing-sheng

作者: CHEN Jing-sheng 1 ; 陈井生 2 ; 于吉东 3 ; YU Ji-dong 4 ;

作者机构: 1.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qing Branch Academy,Daqing 163316

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ematology Institute of Northern China,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 163316

4.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方线虫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品种;虫害控制;效果评估

会议名称: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49-49

摘要: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严重降低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胞囊线虫因其具休眠体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导致该病害极难防治。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已经在世界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性杂交,分别在大豆胞囊线虫田间病圃和温室接种进行抗线虫鉴定,结合常规育种定向选择,选育出庆农05-1071、07-1115、07-1133、07-1594等多个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新种质。这些抗线虫大豆品种(系)抗病基因大部分来源于Peking,其中庆农05-1071(抗线11号)聚合了Peking和PI437654的抗性基因,该品种可用于与来源单一抗性基因的抗线虫大豆品种轮作,从而减轻寄主选择的压力。这些不同熟期、不同适应性的抗线虫大豆新品种,不仅在线虫发病区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而且在大豆重迎茬以及与常规品种轮作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生物种衣剂SN101的研制及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 周园园,王媛媛,朱晓峰,陈立杰,陈井生,段玉玺. 2014

[2]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李琬,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张必弦,刘明,来永才,王晓辉,刘淼. 2014

[3]菌线克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效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袁明,韩冬伟,李馨园,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张笛,石博文. 2020

[4]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现状. 项鹏. 2020

[5]浅析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现状.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2

[6]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刘冰. 2011

[7]大庆、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小种鉴定. 杨柳,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师臣,朱长明. 2015

[8]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研究.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9]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SSR标记研究进展. 刘冰,李肖白,马兰,陈井生,于吉东,潘红丽,张俊杰. 2011

[10]抗线虫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演变的选择作用及育种思路. 高国金,周长军,杜志强,王明泽,田中艳,李志学. 2005

[11]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李云辉,李肖白,李泽宇,潘红丽. 2008

[12]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13]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朱英波,史凤玉,李建英,龙茹,武云鹏,乔亚科. 2011

[14]抗感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 An Yongmei,安咏梅,Wang Jiajun,王家军,Li Jinrong,李进荣,Yu Baishuang. 2014

[15]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特性的初步分类. 郑镐燮. 1989

[16]谷饲、乳饲奶公牛犊直线育肥报告. 王嘉博,孙芳,亓美玉,赵晓川. 2013

[17]真空预冷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倪淑君,韩省华,沈雯. 2014

[18]东北中低产田大豆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WEI Dan,魏丹,ZHOU Bao-ku.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