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过量表达TaNHX2基因提高棉苗的耐盐性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慧军

作者: 张慧军 1 ; 孔祥强 2 ; 罗振 2 ; 陈受宜 3 ; 董合忠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 044000

2.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关键词: 棉花;TaNHX2基因;过量表达;棉苗耐盐性;转基因技术

会议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棉花学会

页码: 113-113

摘要: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在调节细胞pH稳态和离子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能够把细胞质中的Na+区隔化到液泡,降低细胞质中的Na+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许多研究证明过量表达NHX基因能够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性.目前还未见在棉花中过量表达NHX基因提高耐盐性的研究报道.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克隆自小麦的TaNHX2基因,通过组织培养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泗棉3号,得到再生植株并加代后获得转基因纯合株系.以转TaNHX2基因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研究了转TaNHX2基因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 选取饱满的转基因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SM3播种在灭菌的含有不同浓度NaCl(0、100和200 mmol·L-1)的河沙中,然后统计发芽率.播种在无盐河沙中的棉苗长出2片真叶后,从沙中挖出放置在日光温室水培,待棉苗长出4片真叶后,选取长势一致的棉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0、100和200 mmol·L-1)处理,处理10 d后测定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Na+和K+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 1)无盐胁迫条件下,转TaNHX2基因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SM3生长表现一致,并且各生理指标也没有差异. 2)无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品系L1和L2及SM3的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及SM3的种子萌发率都显著下降,但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SM3. 3)盐胁迫处理后,转基因品系L1和L2及SM3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盐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是,相同盐处理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都显著高于SM3. 4)盐胁迫后,转基因品系L1和L2及SM3叶片和根中的Na+含量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盐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K+含量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盐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转基因棉花品系L1和L2叶片中的Na+含量显著高于SM3,但根中的Na+含量稍低于SM3;转基因品系L1和L2叶片中的K+含量稍高于SM3,根中的K+含量与SM3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转TaNHX2基因促进了棉花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提高了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棉苗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了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性.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叶片中Na+含量显著高于SM3,可能是因为过量表达TaNHX2基因使转基因棉花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大量的Na+被区隔化到液泡中所致.大量的Na+被区隔化到液泡还降低盐胁迫下转基因棉花的渗透胁迫,从而减轻了盐害.

分类号: S562.034

  • 相关文献

[1]金鱼草rosea1基因在陆地棉中的功能分析. 聂园军,张换样,李静,吴慎杰,朱永红,焦改丽,秦丽霞. 2020

[2]转基因农作物与粮食安全的关联分析. 薄晓峰. 2016

[3]盐胁迫对转TaNHX2基因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小丽,赵欣梅,张欢欢,董艳辉,孙毅. 2014

[4]植物育种历史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张换样,李静,朱永红,秦丽霞,吴慎杰. 2020

[5]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彦琴. 2015

[6]我国蔬菜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杨广东,李燕娥,郭瑜敏. 2003

[7]科学视角下的转基因技术认知和发展. 徐琳杰,孙卓婧,杨雄年,朱永红,刘培磊. 2016

[8]棉花遗传育种现状及展望. 张树伟,马燕斌,孙璇,吴霞,王新胜,李燕娥. 2016

[9]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张海平,王学德,邵明彦,袁淑娜,华水金,倪密. 2009

[10]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解志红,孙毅,吴日恒,王景雪,刘惠民. 2002

[11]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12]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 姜艳丽,史华平,杨艳兵,尹晓斐,王计平. 2014

[13]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2004

[14]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张海平,邵明彦,袁淑娜,倪密,华水金,王学德. 2009

[15]技术组合对旱地棉花根际生态系统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哲军,赵海祯,王玉香,齐宏立,刘惠民,曹美莲. 2008

[16]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杂交种杂208的选育. 杨六六,曹美莲,李朋波,刘惠民. 2011

[17]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2009

[18]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 陈奇恩,翁惠玉,任平合,武宗信,苏彩虹. 1989

[19]农田立体沟垄种植研究. 陈奇恩,陈鸿登,杨苏龙,张富本. 1990

[20]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