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戴起伟
作者: 戴起伟 1 ; 曹静 1 ; 凡燕 1 ; 朱科峰 1 ; 王支凤 1 ; 梁万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南京210014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网络技术;服务平台;结构设计;管理系统
会议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280-287
摘要: 随着因特网在农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简述了面向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的结构设计、主要功能、创新特色及其在中国农村推广应用的现状和前景.重点阐述了信息网络传输与网站管理技术、信息整合与共享技术、信息定制服务与智能推送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介绍了以触摸屏一体机作为农村信息服务终端的原理和广泛的实用性.
分类号: S126
- 相关文献
[1]浅析A研究所网络办公审批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杨定琛. 2017
[2]物联网应用于江苏农业的发展分析. 曹静,凡燕,朱科峰,王支凤,戴起伟. 2010
[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利用率与满意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周建农,杨沅瑗,任妮. 2015
[4]面向农村社区的信息推送服务平台技术设计与应用. 戴起伟,董钊,曹静,凡燕,朱科峰,王支凤. 2009
[5]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赵博,汪小旵,杨四军,Morice O.ODHIAMBO. 2018
[6]经济实用型连栋温室结构及使用技术. 樊平声,沙国栋,张戟,冯伟民,卢呈宇,韩庆余. 2011
[7]科研项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长付,付广青,杜平,还红华. 2019
[8]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合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张超,彭晨,冯敏燕,王冉. 2020
[9]基于SSH2架构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朱科峰,曹静,凡燕,梁万杰,王支凤,戴起伟. 2013
[10]基于ASP.NET的农情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卫国,姜海燕,丁银芳. 2006
[11]基于B/S结构的江苏省设施蔬菜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凡燕,朱科峰,曹静,王支凤,许淞,戴起伟. 2011
[12]基于C/S结构的甘薯产业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孙健,马斌,戴起伟,徐飞. 2013
[13]基于知识管理和信息推送技术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 戴起伟,曹静,董钊,凡燕,朱科峰,王支凤. 2009
[14]基于ArcGIS的水稻生产管理信息系统(ARCMIS)的设计与实现. 李卫国,姜海燕,王旭. 2006
[15]江苏农村社区(村)级知识化信息推送服务平台. 戴起伟,许才明,曹静,董钊,凡燕,朱科峰,王支凤. 2009
[16]我国高新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金丽华,张学友,胡加如,冯新民,丛远平. 2005
[17]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袁春新,唐明霞,韩娟,陆娟. 2001
[18]论南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袁春新,陈永祥,郭建华. 2002
[19]农业信息化的实现途径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御亭现代农业园区为例. 张浩亮,马运涛,谢裕林,陈凤生,吴彤东. 2015
[20]探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周红军,张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虾轮作模式下微生物菌剂对水质及虾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胜;裴凡;顾黎宁;尹思慧;曹静;黄鸿兵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稻-虾轮作;水质;虾稻产量
-
基于多视角自动成像系统的作物三维点云重建策略优化
作者:李百明;吴茜;吴劼;张美娜;李华勇;于堃;曹静;张伟欣;曹宏鑫;张文宇
关键词:植物;表型;多视角立体视觉;图像自动采集;三维重建;点云模型
-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不同类型小麦穗发芽籽粒识别
作者:孙传亮;马攀;刘泽厚;郑建敏;梁万杰;曹静;王琴;李俊;杨武云;万洪深;张文宇
关键词:高光谱成像;小麦;穗发芽籽粒;光谱分析
-
新时代农科精神传播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科精神系列科普短视频为例
作者:凡燕;吴其凤;杨莉莹;于凯传;周庆沁
关键词:农科精神;科普短视频;传播策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系统研发
作者:梁万杰;曹静;孙传亮;曹宏鑫;张文宇
关键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病害识别;智能手机;智能识别系统;Socket网络
-
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作者:陈小琳;刘乃森;尹思慧;黄鸿兵;刘慧;张文宇;曹静
关键词:
-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优化决策模型
作者:陆海莉;陈小琳;陈青春;黄鸿兵;张文宇;曹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