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渐渗系的鉴定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Gui-xiang

作者: WANG Gui-xiang 1 ; 王桂香 2 ; LIU Fan 1 ; 刘凡 2 ;

作者机构: 1.Beijing Vegetab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97,China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关键词: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渐渗系;种质资源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180-186

摘要: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结合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群体分析技术,筛选获得了12份花椰菜类型渐渗系材料。其细胞DNA含量测定(FLC)在1.29 pg cell-1左右, 双色FISH结果表明:12份渐渗系材料染色体数为18条,均来源于花椰菜;形态学调查显示植株除茎、叶等营养器官特征与花椰菜近似外,已具有较正常的白色花球形成.SSR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渐渗系材料除扩增到数量不等的黑芥多态性位点外,也存在一定量的亲本花椰菜多态性位点的缺失。

分类号: S635.3:S603.6

  • 相关文献

[1]花椰菜—黑芥渐渗系和异附加系的获得与分析. 吕晶,刘凡,宗梅,韩硕,王幼平,王桂香. 2014

[2]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杂种的生物学特性. 郝薇薇,赵泓,盛小光,陈斌,刘凡. 2008

[3]花椰菜与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鉴定分析. 张丽,赵泓,刘凡. 2008

[4]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王桂香,严红,曾兴莹,盛小光,唐宇,韩硕,宗梅,陆坤,刘凡. 2011

[5]花椰菜与黑芥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和鉴定. 张丽,赵泓,陈斌,刘凡. 2008

[6]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性状演变和对黑腐病抗性的转育. 张洁,王桂香,韩硕,严红,宗梅,郭宁,刘凡. 2016

[7]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后代的筛选和鉴定. 王桂香,严红,曾兴莹,唐宇,陆坤,刘凡. 2011

[8]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温贵聚,赵泓,郭仰东,刘凡. 2008

[9]黑芥与花椰菜体细胞杂种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步及染色体行为异常. 唐宇,吕淑霞,王桂香,赵弘,盛小光,刘凡. 2009

[10]黑芥与花椰菜体细胞杂种不同世代遗传变异的SRAP分析. 唐宇,吕淑霞,刘凡. 2010

[11]花椰菜机械化育苗最佳营养条件研究. 崔海信,司亚平,陈殿奎. 1988

[12]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吡虫啉在花椰菜和土壤中的残留. 刘冰洁,贾春虹,陈莉,余苹中,贺敏,赵尔成,靖俊杰. 2018

[13]早熟花椰菜新品种‘京研60’. 丁云花,简元才. 2007

[14]高品质高颜值花椰菜新品种紫花616. 徐涛,武长见,彭春雨,聂力保,牛靖琅,丁云花. 2023

[15]不同类型花椰菜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分析. 丁云花,宋曙辉,赵学志,王文琪,何洪巨. 2015

[16]我国花椰菜种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研究热点综述. 朱焕焕. 2019

[17]通过花药漂浮培养提高花椰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率. 杨清,曹鸣庆. 1991

[18]不同类型花椰菜主要营养品质分析. 丁云花,何洪巨,赵学志,王文琪,宋曙辉. 2016

[1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5个产地花椰菜和西兰花中的23种酚酸类化合物. 马帅,王纪华,高媛,王蒙,冯晓元. 2018

[20]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获得花椰菜与Ogu CMS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 惠志明,刘凡,简元才,申书兴,赵泓.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