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刘作易

作者: 刘作易 1 ; 陶刚 2 ; 邱又彬 1 ; 李奇科 3 ; 邱礽 4 ; 刘新建 1 ; 赵德刚 4 ; 朱英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6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550006

3.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阳,550006

4.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关键词: 马铃薯;抗病毒性;转基因技术;效果评估

会议名称: 2010年全国生物安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页码: 72-73

摘要: 马铃薯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在我国,马铃薯是位于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而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引起的病毒病是我国马铃薯主要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主要手段中,通过茎尖剥离、组织培养、扩繁等技术进行脱毒种薯,能够在产量上成倍的增长,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做出很大贡献,但该技术成本很高,较繁琐.同时传统的抗病育种往往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抗源,而农药防治不仅耗时费力、污染环境,而且对病毒病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新的方法解决病毒病害问题是目前马铃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基因沉默原理和基因删除技术,通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技术得到对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中抗一种、两种和三种病毒并且是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马铃薯抗病毒新株系。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由于种薯科毒过程所需的巨大投资和产生的高成本,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而长期保持优良种薯的特性,这具有巨大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首次把基因删除系统应用到马铃薯转基因研究中,为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为从根本上减少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的担忧提供可能,因此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标志技术在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廖中华,陈学艳,郝永峰,尹丹,田沛,曾圣. 2024

[2]梯级开发对北盘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的影响. 周路,张竹青,李正友,林艳红,杨昌齐. 2012

[3]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4]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5]马铃薯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潘牧,陈超,雷尊国,李怀奎,王晓丹. 2013

[6]马铃薯费乌瑞它冬种高产栽培技术. 孙伟,邓宽平,李标,雷尊国. 2010

[7]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 2012

[8]贵州冬闲田马铃薯覆黑膜栽培模式研究. 黄团,邓宽平,彭慧元,雷尊国,李丽,李云. 2012

[9]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缓释肥的响应.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陈龙,周瑞荣,柳玲玲,何佳芳. 2017

[10]贵州冬作马铃薯中早熟品种评比分析. 潘建梅,卢扬,陈恩发. 2016

[11]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团,李丽,雷尊国,邓宽平,李云. 2012

[12]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13]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生物性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欢,刘海,何佳芳,周瑞荣,肖厚军,孙锐锋,芶久兰. 2013

[14]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田间药效比较. 彭慧元,李标,颜兴贵,雷尊国. 2013

[15]21个马铃薯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李标,雷尊国,彭慧元,李飞. 2013

[16]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的试验初报. 潘建梅,曾宪浩,邓仁菊,李标,马永超. 2016

[17]织金县宣薯2号马铃薯3414试验. 向明贵,张青军,黎瑞君,邓禄军,李裕荣. 2014

[18]贵州马铃薯主要病毒及防治技术探讨. 颜谦,黄萍,丁映,雷尊国,范士杰. 2010

[19]SRAP分子标记对10个马铃薯品种种薯的亲缘关系分析. 施文娟,黄团,刘子瑜,李丽,冯浪,黄先群. 2011

[20]马铃薯催芽条件筛选. 朱李丽,桑石磊,黄永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