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4个地理群体中华鳖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I Xiao-li

作者: LI Xiao-li 1 ; 李晓莉 2 ;

作者机构: 1.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Wuxi 214081

2.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

关键词: 黄河鳖;洞庭鳖;日本品系中华鳖;黄沙鳖;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序列;良种选育

会议名称: 2010水产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院

页码: 00000410-00000418

摘要: 为了对4个地理群体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本底调查,本研究对我国中华鳖的4个地理群系(黄河鳖、洞庭鳖、日本品系中华鳖、黄沙鳖)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474 bp的片段.分析结果表明,20条序列T、C、A、G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4%、13.7%、36.4%、21.5%.共检测到31个变异位点,其中缺失/插入位点5个,转换位点21个,颠换位点5个.20个个体具有14种单倍型(haplotype),单倍型比率为70%,对4个群体用MEGA3.1构建NJ分子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聚类结果显示,日本品系中华鳖和黄河鳖的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聚在一起,洞庭鳖和黄沙鳖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聚在一起.结论认为我国4个理群体中华鳖间遗传分化极显著.

分类号: S966.5

  • 相关文献

[1]野生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 陈明强,魏海军,李有宁,邓正华,王雨,陈旭,孙静,马振华. 2019

[2]挪威大西洋鲑良种选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水产种业工作的借鉴. 陆亚男,刘翀,王茜,沈映君. 2021

[3]罗氏沼虾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罗金萍,刘培敏,高权新. 2023

[4]遗传标记在罗非鱼良种选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颉晓勇,钟金香,赵金良. 2017

[5]中国对虾高健康养殖品种选育的初步研究. 李健,王清印. 2000

[6]粤西镇海湾近江牡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苏天凤,江世贵,朱彩艳,吴进锋. 2004

[7]鲤鱼鸟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 俞菊华,李红霞,唐永凯,李建林,夏正龙,董在杰,徐雄峰,范中原,王志超. 2013

[8]雅鲁藏布江中游仔稚鱼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郭祉宾,杨德国,陈亮,颜文斌,朱挺兵. 2024

[9]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的分离及其主衣壳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徐进,张辉,肖汉兵,曾令兵. 2014

[10]剑尾鱼线粒体DNA D―环及侧翼tRNA^trh和tRNA^pro序列与结构分析. 白俊杰,劳海华,叶星,简清,吴淑勤. 2003

[11]荷那龙罗非鱼两种GHS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高风英,王欢,叶星,卢迈新,黄樟翰,朱华平. 2011

[12]金鱼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牟希东,白俊杰,汪学杰,罗建仁. 2008

[13]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孔晓瑜,张留所,喻子牛,刘亚军,王清印. 2002

[14]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结构分析. 廖梅杰,张之文,杨官品,孙修勤,邹桂伟,危起伟,汪登强. 2005

[15]大菱鲆选育F1代优良家系的生长发育规律. 王新安,马爱军,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0

[16]我国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江世贵,周发林. (Mis

[17]世界主要养殖对虾良种选育的实践和展望. 孙修涛. 2004

[18]牙鲆良种选育及雌核发育育种体系构建. 刘海金. 2013

[19]基于COⅠ序列探讨南海鲳属鱼类系统进化与种群遗传结构. 孙鹏,尹飞. 2013

[20]一株鱧科鱼源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Zeng Wei-Wei,曾伟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