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资源的挖掘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锦山

作者: 李锦山 1 ; 董瑞仙 1 ; 严成其 1 ; 陈剑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页码: 521-521

摘要: 疣粒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近乎免疫,然而由于其和栽培稻属不同物种,无法通过普通杂交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本实验室利用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后代获得了高抗材料.通过基因定位分析,并借助基因芯片的筛选,确定了一批潜在的和水稻白叶枯病有着密切联系的基因.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了这些潜在的抗病基因,并通过发展的一套基因沉默载体的快速构建方法,获得了一批基因干涉和超表达转基因材料。选用白叶枯病菌菲律宾小种P10进行抗病性鉴定后,部分材料抗病性相对于亲本有明显改变。

分类号: S435.111.47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稻抗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应用. 周国强,严成其,杨勇,余初浪,王栩鸣,陈剑平. 2010

[2]来源于疣粒野生稻的白叶枯病新抗源的鉴定. 宁茜,张维林,黄佳男,阎轶峰,严成其,杨玲. 2014

[3]抗白叶枯病水稻新种质的抗性QTLs的定位. 严成其,杨勇,周国强,陈利娜,余初浪,王栩鸣,陈剑平. 2010

[4]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5]4个水稻抗白叶枯病衍生品系的抗病性及其籼粳属性. 张小明,林贻滋,奚永安,方江林. 1995

[6]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63的抗性研究. 王建军,俞晓平,吕仲贤,柴荣耀,董国堃,周扬. 1999

[7]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8]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范宏环,王林友,张礼霞,于新,王曦,金庆生,王建军. 2011

[9]水稻OsBBR1基因的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董瑞仙,王栩鸣,严成其,陈剑平. 2011

[10]硅对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 薛高峰,宋阿琳,孙万春,李兆君,范分良,梁永超. 2010

[11]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12]硅对水稻生长、白叶枯病抗性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薛高峰,孙万春,宋阿琳,李兆君,范分良,梁永超. 2010

[13]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14]水稻白叶枯病常态化预防控制技术应用. 李建忠,沈颖,梁伟芳,江建锋,徐刚勇,王晓东,陈建兵,杨勇. 2024

[15]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沈群辉,毛雪琴,孙国昌,刘光杰,程式华. 2002

[16]RuBP羧化酶活化酶参与疣粒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杨勇,王栩鸣,余初浪,周洁,程晔. 2011

[17]早籼稻空间诱变新品种“浙101”的选育. 严文潮,孙国昌,俞法明,吴伟,徐建龙,刘庆龙,金庆生. 2006

[18]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 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梁伟芳,周洁,余初浪,黄坚. 2016

[19]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转育研究简报. 徐建龙,林贻滋,翁锦屏. 1995

[20]白叶枯病对水稻抗病新种质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阎轶峰,王长春,胡海涛,严成其,杨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