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阉割奶公牛生产大理石花纹牛肉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Fang Sun

作者: Fang Sun 1 ; 孙芳 2 ; Li Liu 1 ; 刘利 2 ; Jiabo Wang 3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China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3.Daqi

关键词: 大理石花纹牛肉;奶公牛;阉割工艺;肉质分析

会议名称: 2015第三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页码: 272-279

摘要: 本试验通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分析阉割奶公牛与和牛改良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旨为利用奶公牛生产大理石花纹牛肉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自11月龄开始,在相同饲养环境和日粮水平条件下,强度育肥15个月的26月龄阉割奶公牛4头,阉割和牛改良牛5头,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屠宰率和肾周脂肪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分割部位肉中上脑、眼肉、后臀腿、肩肉占胴体比率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阉割奶公牛的外脊、胸肉、腹肉(P<0.01)和里脊(P<0.05)占胴体比率显著低于和牛改良牛.辣椒肉和外脊两个部位的剪切力值、pH值、持水率、蒸煮损失、肉色指标两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阉割和牛改良牛小黄瓜条的剪切力值(P<0.01)、蒸煮损失、pH值、L*值(P<0.05)显著优于奶公牛.营养指标中外脊部位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辣椒肉和小黄瓜条均表现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结果提示,阉割奶公牛强度育肥至26月龄,可以获得与和牛改良牛相近的大理石花纹背部肌肉,但是在前躯和后躯两个部位,肌内脂肪沉积还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后躯肌内脂肪沉积较和牛改良牛差异较大.

分类号: TS251.52`TS251.41

  • 相关文献

[1]奶公牛犊与育肥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分析. 王玉杰,孙芳,王君才,李红宇,王嘉厚. 2011

[2]阉割奶公牛与和杂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 孙芳,赵晓川,刘利,吴民,张丽丽. 2015

[3]利用奶公牛育肥生产高档牛肉. 王嘉博,孙芳,吴宏达,亓美玉,赵晓川,刘利,许珊珊. 2014

[4]奶公犊肉用性能及肉质变化规律分析. 吴宏达,王嘉博,亓美玉,杨洁,赵晓川,孙芳. 2014

[5]不同性别中国荷斯坦牛与西门塔尔改良公牛产肉性能比较试验. 王玉杰,孙芳,李红宇,吴赛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