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I Wei-qun
作者: LI Wei-qun 1 ; 李伟群 2 ;
作者机构: 1.Heilongjia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Management Office of HAAS,Harbin 150086,Heilongjiang,China
2.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150086,Heilongjiang
关键词: 大豆;连作模式;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页码: 00000068-00000078
摘要: 大豆连作可使大豆根际可培养的微生物菌群总量降低,其中细菌菌群的数量减少,真菌菌群的数量增加,放线菌菌群的数量以一个较小数量范围内的不规律波动变化.对不同年限连作大豆根际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养分变化表现为:与正茬相比较,大豆在迎茬时,根际土壤全氮、钾,速效氮、磷、钾,以及pH值均下降.土壤速效磷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正相关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68(P<0.01).根际细菌数量与根际土壤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呈显著水平,r=-0.53*和r=0.59*.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在大豆生长时期的变化与正茬大豆在大豆各个生长时期的变化规律一致.苗期的微生物量碳较低,盛花期升高,之后于鼓励期相对最低,成熟期升高.
分类号: S565.104.7
- 相关文献
[1]抗、感青枯病桑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武华周,娄德钊,涂娜娜,耿涛,卢芙萍,吉训聪,王树昌. 2020
[2]花生饼发酵液对土壤养分及樱桃番茄产质量的影响. 雷菲,吴宇佳,曾建华,潘孝忠,刘国彪,张冬明. 2021
[3]海口市耕地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方圆,张冬明. 2020
[4]槟榔-平托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颜彩缤,胡福初,王彩霞,赵亚,冯学杰,李少卡,王祥,陈哲,郭利军,范鸿雁. 2020
[5]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比较研究. 张冬明,张文,谢良商,张润,谭丽霞,卓焕福. 2014
[6]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颜彩缤,赵亚,肖敏,李少卡,范鸿雁. 2024
[7]土地整理对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晖,朱智强,雷菲,符传良. 2021
[8]海南东北部地区蔬菜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状况. 吉清妹,张文,王敏,黄绍文,唐继伟,翁艳梅,潘孝忠,谢良商. 2011
[9]硅钙镁磷钾肥在海南甘蔗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曾建华,潘孝忠,谢良商,符传良,吉清妹,吴宇佳. 2017
[10]海南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吴文碟,胡福初,姚丽贤,周文静,周瑞云,吴凤芝,王祥和,陈哲. 2021
[11]海南樱桃番茄品质与土壤养分和肥料投入量的关系. 雷菲,张文,符传良,陈庭勇,谭皓,刘国彪,潘孝忠. 2024
[12]海南甘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张文,刘国彪,潘顺秋,符传良,谢良商,杨本鹏. 2010
[13]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对茄子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翁艳梅,王敏,伍壮生,肖日新. 2013
[14]海南琼中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潘孝忠,谭丽霞,卓奂福,吴琼泽,王汀忠. 2016
[15]海南主要油茶林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张冬明,谢良商,张文,郑道君,潘孝忠,曾建华. 2015
[16]大豆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王海杰,林家贵,王敏芬. 2015
[17]大豆响应涝害bZIP基因Glyma04g0417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互作蛋白预测. 林延慧,唐力琼,徐靖,朱红林,王新华,王敏芬,徐冉,王效宁. 2020
[18]大豆生育期性状QTL定位. 王海杰,杨存义,江炳志,赵青松,陈淑珍,年海. 2010
[19]大豆耐涝bZIP转录因子Glyma06g0839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林昊,徐靖,朱红林,唐力琼,林延慧,王效宁.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