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粤农73-204在甘蔗育种上的利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ao Gan

作者: Cao Gan 1 ; 曹干 2 ; 黄忠兴 3 ; Huang Zhongxing 4 ; Wang Jihua 5 ;

作者机构: 1.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3.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海南,三亚,572025

4.Sugarcane Breeding Station,GZSIRI,Sanya 572025,China

5.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

关键词: 甘蔗;杂交育种;遗传特性;分子生物学

会议名称: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

页码: 129-136

摘要: 粤农73-204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七十年代初期,以粤糖57-423为母本、CP49-50为父本作杂交,筛选的优良育种亲本材料.具有大茎,高产,抗逆性强的农艺性状,在海南甘蔗育种场易开花,花粉量大,活力强,易于杂交.它是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即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中作为杂交母本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已经选育出包括粤糖93-159、粤糖00-236和粤农89-759等优良甘蔗品种10多个,文章对它的遗传背景、性状及组合利用进行了介绍,粤农73-204具有作为甘蔗杂交亲本的优良特性,特别是易开花,花粉量大,容易杂交成功,已经是我国甘蔗育种利用的重要亲本之一,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粤农73-204从七十年代末作为亲本使用以来一直以作母本为主,使用频率较高,杂交后代入选率也较高,平均入选率高于其他亲本1倍以上。说明该亲本配合力强。组合中所产生的品种众多,甚至一个组合能够产生2个以上的品种,如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粤糖93-159和粤糖00-236 0它是我国甘蔗育种中自主创新的重要亲本,也是甘蔗杂交育种的主要亲本之一.亲本选配是甘蔗杂交育种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认为双亲血缘异质性越大,选育出优良品种的机率就越高。但由于甘蔗是高度异源多倍体,遗传性非常复杂,并且在常规有性杂交过程中,容易发生串粉、自交、种子混杂等原因,有时系谱不能真正反映甘蔗亲本的遗传差异,劳方业等用SSR和AFLP标记对我国196份甘蔗常用亲本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38和1192个标记,这些都可以利用于亲本的遗传评价。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粤农73-204的遗传特性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甘蔗育种。

分类号: S566.103.51

  • 相关文献

[1]粤农73-204在甘蔗育种上的利用. 曹干,黄忠兴,王继华,刘少谋,吕冰,符成,胡后祥,张垂明. 2011

[2]不同倍性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 王振江,唐翠明,戴凡炜,肖更生,罗国庆. 2018

[3]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黄慧君,黄道强,刘丽娴,周汉钦,林青山,张俊英. 1995

[4]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周桂元,梁炫强. 2011

[5]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高家东,陈光辉,刘军. 2012

[6]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朱根发,郭振飞. 2004

[7]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邱菲,韩依辛,魏琦麟,唐兴刚,袁明贵,董博,向蓉,徐志宏. 2023

[8]兰科植物系统学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杨志娟,朱根发,张显. 2005

[9]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的分子生物学及粘膜免疫佐剂效应. 王星,覃宗华,刘定发. 2005

[10]广东农科院烟草品种研究50年. 戴冕,周会光. 1999

[11]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吕复兵. 2019

[12]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杨义伶,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邹宏达,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 2018

[13]红掌种子结实性、发育周期及杂交后代发芽力的变异分析. 牛俊海,黄少华,黄素荣,杨光穗. 2014

[14]家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的育成. 吴福泉,陈列辉,刘新涛,肖阳,罗国庆,唐翠明,杨琼,钟建武,王镇江,邢东旭. 2009

[15]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沈文杰,李育军,李光耀,冯强,植石灿,秦树香,黄妙林,曾仕晓,王东平. 2016

[16]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朱根发. 2005

[17]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松敏,姜潇,程梦雅,王顺顺,段燕如,陈和明,彭东辉. 2024

[18]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粤蚕9号的育成. 肖阳,叶明强,李庆荣,吴福泉,邢东旭,杨琼. 2018

[19]强健性蚕品种海的育成及云·山×东·海的选配. 李宝瑜,陈列辉,吴娱明,廖琼香,陈智毅,余爱群,黄星光. 2001

[20]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的育成. 李章宝,唐汇清,唐翠明,姚德球,艾均文,何行健,颜新培,仰勇.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