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周少川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品种选育;核心种质;分子育种

会议名称: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作物学会;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

页码: 83-84

摘要: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学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研究选育水稻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学试图通过水稻应用核心种质研究实现水稻育种学与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有效对接,从一级到八级核心种质的培育过程,本文围绕着水稻核心种质的创新利用特别是品质育种主题,分阶段构建了青六矮1号、丰八占1号和黄华占衍生系统的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指出微核心种质为受体的回交群体及其近等基因导入系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学优良基因发掘利用的方法之一;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的新基因的有效利用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学提高品种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研究包括:构建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平台;利用新型基因芯片等手段实现高通量全基因组分子育种;利用蛋白组学研究新手段,论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理,开拓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应用分子育种和转基因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培育适应我国南方稻区需求的水稻新品种。有效地指导了水稻育种实践.

分类号: S511.035

  • 相关文献

[1]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2]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进展与研究重点. 周少川,李宏,卢德城,黄道强. 2004

[3]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 2003

[4]优质稻核心种质创建的实践与探讨. 周少川,柯苇,李宏,陈国荣. 1999

[5]华南早籼品质育种策略续论. 周少川,李宏,王家生,黄道强,谢振文,卢德城. 2001

[6]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刘斌. 2020

[7]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8]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洛,朱稳,李雯慧,赵均良,周玲艳,杨武. 2024

[9]水稻优良食味核心种质美香占2号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志东. 2008

[10]早中晚稻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的优良性状与育种效应分析.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付崇允,李康活. 2008

[11]丰八占及其衍生系列品种的选育和育种效应综合分析——水稻核心种质育种范例. 周少川,李宏,朱小源,缪若维,卢德城,曾列先,黄道强,赖穗春,李康活. 2007

[12]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付崇允,李康活. 2009

[13]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优质稻新品种黄广占的选育.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2

[14]优质稻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育种体会. 周少川,李宏,李康活,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 2012

[15]优质稻新品种黄秀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德贵,黄道强,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李康活,周少川. 2012

[16]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及其衍生系统的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王家生. 2004

[17]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周少川,柯苇,缪若维,李宏,黄道强,王重荣. 2021

[18]优质水稻新品种黄秀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5

[19]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的创建与利用. 周少川,柯苇,李宏,陈国荣,谢振文. 2000

[20]优质稻新品种丰秀丝苗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李康活.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