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林伟松
作者: 林伟松 1 ; 林森馨 1 ; 冯志勇 2 ; 姚丹丹 2 ; 柳浩 1 ;
作者机构: 1.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中山528403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 鼠情监测;种群密度;灭鼠效果;植物保护
会议名称: 第2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主办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页码: 425-429
摘要: 鼠情调查方法是估计鼠类种群和数量的方法,它不仅是新型灭鼠器械、药物的效果评价手段,也是研究鼠传疾病和鼠害防治等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之一.常用的鼠情调查方法有夹日法(也称夹夜法)、耗饵法、鼠迹法和堵洞法等.根据不同鼠种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的差异,采用的鼠密度测定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夹日法适用于野生小型啮齿动物特别是夜行性鼠类密度的调查;鼠迹法常用于住宅区和城市调查家鼠密度和灭鼠效果;对于营地下生活的害鼠如鼹形田鼠、棕色田鼠、鼢鼠等,通过考查土丘数可推算鼠密度.此外,鼠情调查方法的选择还受到人力因素、环境条件、工具设备等的限制.
分类号: S443
- 相关文献
[1]广东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试验研究. 黄立胜,陈玉托,姚丹丹,陈润珍,冯志勇. 2008
[2]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害虫种群生态控制技术. 陈炳旭,梁广文. 2006
[3]广州市黄毛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回避行为研究. 姚丹丹,冯志勇,高志祥,隋晶晶,曾繁娟,颜世祥. 2011
[4]21世纪广州蔬菜植保发展的思考. 何自福,虞皓,谢双大. 2001
[5]化学不育剂在鼠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姚丹丹,冯志勇,高志祥,曾繁娟,隋晶晶,颜世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黄毛鼠研究进展
作者:姜洪雪;姚丹丹;林思亮;秦姣;冯志勇
关键词:黄毛鼠;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抗药性;防治技术
-
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林思亮;周训军;兴安;姜洪雪;姚丹丹;秦姣;冯志勇;郭聪;王勇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生境类型;生态治理
-
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水稻害虫的防效研究
作者:叶树才;董易之;柳浩
关键词:水稻钻蛀性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植保无人机;纳米农药;防效
-
珠江三角洲地区黄毛鼠抗药性的发生趋势及其Vkorc1基因多态性
作者:姚丹丹;姜洪雪;林思亮;秦姣;冯志勇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黄毛鼠;抗性;抗凝血灭鼠剂;Vkorc1基因;杀鼠灵
-
基于4种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广东省南雄市农区小型兽类DNA条形码分析
作者:姜洪雪;姚丹丹;林思亮;冯志勇
关键词:DNA条形码;小型兽类;种类鉴定;线粒体基因
-
广东南雄和新会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思亮;黄立胜;蓝子胜;赖荣丰;姚丹丹;姜洪雪;冯志勇
关键词:农田害鼠;鼠种组成;种群数量;群落结构;生物量;栖息地
-
广东省农区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姚丹丹;黄立胜;姜洪雪;林思亮;冯志勇
关键词:智能监测;农区鼠类;夹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