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粤北高海拔地区夏季马铃薯脱毒种薯殖可行性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方志伟

作者: 方志伟 1 ; 梁权 2 ; 曹先维 3 ; 李小波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2.广东省农业厅,广东 广州 510500

3.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播种时间;休眠期

会议名称: 2011中国马铃薯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64-366

摘要: 本研究采用"粤引85-38"原原种在粤北高海拔地区进行夏季繁种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山县秤架乡太平洞村(海拔为1050m)繁殖出来的种薯,经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马铃薯X病(PVX)、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S病毒(PVS)、及马铃薯Y病毒(PVY)检测结果符合标准.两年各期大田表证最好的一期,其产量比对照减产2.6%.适宜繁种期以5月15~6月10日为宜.在阳山县繁殖的种薯,应该依照大田播种时间决定种薯下山时间。一般作为冬种应用,繁殖期早,收获早的种薯应该推迟下山,以免出芽过长;反之,繁殖期迟、收获迟的种薯,收获后应该立刻下山,尽快通过休眠期。

分类号: S532:S504

  • 相关文献

[1]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栽培模式主要病虫害与防治关键期. 谭德龙,聂俊,张长远,史亮亮,李艳红,赵俊宏,郑锦荣,谢玉明. 2020

[2]收获期对陇薯7号块茎休眠和产量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李高峰,李小波,郑永伟. 2019

[3]冬瓜新品种‘铁柱2号’. 谢大森,江彪,刘文睿,彭庆务,林毓娥. 2017

[4]野败型优质早籼不育系盛世A的特征特性及优质繁殖技术. 李曙光,李传国,梁世胡,吴玉坤,顾海永,肖华伟,张其文. 2012

[5]弱感光籼稻不育系振丰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李曙光,王丰,刘振荣,李桂强,廖亦龙,柳武革,李传国,黄德娟,彭惠普. 2004

[6]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冷灌繁殖高产技术. 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罗治波,刘振荣,柳武革. 2005

[7]优质籼型不育系五丰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繁殖技术. 李曙光,梁世胡,李传国,程俊彪,顾海永,徐振华,张其文. 2009

[8]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DENG Rui-Yun,邓瑞云,LUO Huan-Ming. 2013

[9]广东冬种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刘晓津,李一聪,曹静,彭晓江,王春玲,安康,邱道寿,李康活. 2008

[10]马铃薯中马来酰肼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裴明黎,蒋振辉,王秋霜,应铁进. 2009

[11]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李小波,熊兴耀. 2019

[12]广东省冬种马铃薯施肥现状调查与施肥对策. 李成晨,安康,索海翠,刘晓津,李小波. 2019

[13]水葫芦覆盖对南方冬种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产量的影响. 张泰劼,崔烨,田兴山,冯莉. 2018

[14]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 刘计涛,索海翠,李成晨,王丽,单建伟,安康,李小波. 2020

[15]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16]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品种密度试验. 李小波,方志伟,李一聪,彭晓江,黄春梅,张小兰,吴晓燕,刘晓津. 2010

[17]2015年广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古秋霞,林群,黄修杰,曹先维. 2016

[18]马铃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任路路,王丽,姜敏. 2024

[19]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适宜播期初探. 刘晓津,李一聪,李康活. 2006

[20]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6’. 李燕山,李小波,姚春光,普红梅,梁淑敏,隋启君,白建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