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害虫治理的生态工程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祝增荣

作者: 祝增荣 1 ; 程家安 2 ; 王光华 2 ; 吕仲贤 1 ; 陈桂华 2 ; 俞明全 3 ; 姚晓明 4 ; 沈卫新 5 ; 何美仙 4 ; 黄雪萍 6 ; 刘占宇 7 ; 林贤文 7 ; 乔飞 1 ; 周文武 2 ; 刘苏 8 ;

作者机构: 1.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

2.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杭州 310058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

4.金华市植物保护站,金华

5.三门县农业局,三门

6.湖州市农科院,湖州

7.金华学院,金华

8.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

关键词: 水稻;害虫治理;生态工程;可行性分析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743-744

摘要: 遵循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通、信息传递的规律,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控制作用、作物补偿机制、害虫本身的化学通讯、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农药使用、运筹肥料等养分,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对农民和消费者健康的影响,达到粮食产量稳产丰收、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和农民收人不断增长。连续十年不用杀虫剂、杀菌剂,保留田埂等周边植被,保护自然天敌群落,水稻病虫害没有成灾,产量不减,效益更高。种植显花植物,保育天敌:田埂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批种植芝麻,田块间插花种植芝麻,田边留草花和撒种草花等,保育天敌。社会学调查、生态学实验和田间实际均表明应用生态工程的理论、理念和技术治理水稻害虫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应用中,政策、知识-态度-行为等是决定性因素。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植物内生菌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张传溪. 2006

[2]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许育新. 2019

[3]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害虫对水生昆虫数量的影响. 朱平阳,郑许松,张发成,徐红星,姚晓明,杨亚军,陈桂华,吕仲贤. 2017

[4]单季晚稻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害虫的实践. 郑许松,刘桂良,陈宇博,田俊策,吕仲贤. 2017

[5]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提高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 朱平阳,郑许松,张发成,Alberto T Barrion,徐红星,杨亚军,陈桂华,吕仲贤. 2017

[6]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金华的实践. 陈桂华,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张发成,盛仙俏,徐红星,吕仲贤. 2016

[7]提高稻飞虱卵期天敌控害能力的稻田生态工程技术. 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徐红星,张发成,陈桂华,吕仲贤. 2015

[8]信息化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体系的研究. 姜丽娜,符建荣,范浩定. 2005

[9]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资源的挖掘. 李锦山,董瑞仙,严成其,陈剑平. 2010

[10]基于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荧光的水稻氮素定量反演. 胡昊,张浩,祝利莉,郑可锋. 2010

[11]抗白叶枯病水稻新种质的抗性QTLs的定位. 严成其,杨勇,周国强,陈利娜,余初浪,王栩鸣,陈剑平. 2010

[12]采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特早熟晚粳新品种航天36. 王俊敏,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徐建龙,吴伟. 2008

[13]精(噁)唑禾草灵对不同品种水稻安全性及杂草活性. 吴长兴,王强,赵学平,陈丽萍,吴声敢,刘红叶. 2010

[14]水稻空间搭载与地面γ辐照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徐建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王俊敏,魏力军,孙野青,骆荣挺,张铭铣. 2006

[15]水稻糙米色泽的遗传研究. 王建军,石守鋆. 1999

[16]浙江省历年早籼主栽品种的抗瘟性分析与评价. 孙国昌,毛雪琴,杜新法,柴荣耀,邱海萍,石春海,申宗坦. 2004

[17]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18]金秋在水稻上的降解研究. 吴俐勤,徐浩,李国刚,蒋斌. 1999

[19]钠—钾替代在水稻上效应的长期定位研究(第一报). 陈义,王家玉,旅丹潮,王胜佳,金储粮. 1999

[20]基于多拷贝基因超级家族PCR鉴别水稻品种. 王林友,王建军,何祖华,田平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