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Ren Jun
作者: Ren Jun 1 ; 任军 2 ; Guo Jin-Rui 1 ; 郭金瑞 2 ; Yan Xiao-Gong 1 ; 闫孝贡 2 ; Liu Jian-Zhao 3 ;
作者机构: 1.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lin, Changchun, 130033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130033
3.J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
页码: 1121-1126
摘要: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探讨了黑土区土壤亚耕层培肥技术,明确了亚耕层土壤肥力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及不同耕作措施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论述了吉林中部玉米主产区不同产量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及调控途径,提出了玉米最大效益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明确了玉米施锌、镁的增产作用.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2]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3]吉林省西部易旱区土壤的培肥方向. 朱平,彭畅,高洪军,刘淑环,李长玺. 2003
[4]黑土不同施磷量对玉米产量与根际和非根际磷库变化的影响. LIU Xiao-bin,刘晓斌,YIN Cai-xia,尹彩侠,LI Gui-hua. 2012
[5]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氮减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开花后的光能利用效率. 吕艳杰,朱平,刘志铭,王永军,王立春. 2019
[6]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栽培措施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吴杨,王永军,贾志宽. 2017
[7]水硫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玉诏,张慧,薛艳芳,高英波. 2017
[8]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种技术体系研究. 王立春,任军,蔡红光,刘慧涛,梁尧. 2017
[9]东北不同生态区域新型耕作模式玉米产量差异. 李瑞平,白氏杰,谢瑞芝,王克如,罗洋,侯鹏,明博,郑洪兵,刘武仁,王浩,李少昆. 2019
[10]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Liu Chunxiao,刘春晓,董瑞,Dong Rui. 2017
[11]减源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姚凡云,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12]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姚凡云,多馨曲,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13]播期对东北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魏雯雯,谷岩,吴杨,吕艳杰,曹玉军,姚凡云,胡文河,王永军. 2017
[14]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丽华,闫伟平,于江,孙宁,边少锋. 2019
[15]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洪兵,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瑞平,王浩,齐华. 2017
[16]作物光合效率对逆境适应及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饶德民,董青松,程彤,于德彬,亓立强,赵婧,闫晓燕,孟凡钢,张伟. 2024
[17]谷子高产栽培法. 黄英杰,刘金明,崔秀红. 1999
[18]吉林省西部羊草人工草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健,王洪君,栾博宇,于洪柱,林航,徐安凯. 2014
[19]蕨菜繁殖方式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晓慧,任英,姜程曦,侯中华. 2016
[20]北方广适型超级稻品种吉粳10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侯立刚,赵国臣,刘亮,隋朋举,郭希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
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物质的影响
作者:林欣欣;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刘日月
关键词:秸秆还田;生物质炭;土壤团聚体;腐殖物质
-
播期对吉林中部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作者:程松;展文洁;袁静超;史旭曾;梁尧;张水梅;刘松涛;张畅;任军;刘剑钊;蔡红光
关键词:玉米品种;播期;产量;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