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槟榔的栽培及病害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圆

作者: 陈圆 1 ; 肖彤斌 1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海口 571100

关键词: 槟榔;生育期;病害防治;栽培管理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63-66

摘要: 本文综述了槟榔的分布、栽培及病害研究概况,总结了槟榔各个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技术.在槟榔各个生育期,对其病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以栽培措施为辅,在病害流行季节用化学控制。在选种时,选育健康种苗,严格把关携带黄化病病原。在苗期,施足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喷施(1:1:100)波尔多液保护叶面,每隔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减少病原孢子与叶面的接触,或者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喷3次。主要预防炭疽病和叶点霉属叶斑病。在生长期间,加强槟榔园的管理,及时除草和清除病残体,减少再侵染来源。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叶面喷雾有效控制炭疽病害和拟茎点霉叶斑病。在槟榔开花与结果期,加强水肥管理,每隔15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保护花穗。在槟榔果采收后,以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果2min,以防炭疽病菌的后期潜伏侵染,还可以预防槟榔果腐病害。

分类号: S436.65

  • 相关文献

[1]海南岛冬季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 陈绵才,谢圣华,肖彤斌,肖敏,吴凤芝. 2001

[2]幼龄油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林尤珍,符书贤,王丁. 2019

[3]"黄晶蜜"尖蜜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黄慧文,颜彩缤,赵亚,肖敏,李少卡,白丽,刘慧转,范鸿雁. 2024

[4]槟榔果实采后呼吸机制研究. 夏兵,吉建邦,王春生,康效宁,王海灿. 2010

[5]槟榔林下复合栽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范鸿雁,赵亚,冯学杰,胡福初,王祥和,郭利军,罗志文,许书海. 2019

[6]7种杀菌剂防治槟榔炭疽病的田间效果评价. 陈圆,芮凯,田威,谢圣华,罗激光. 2019

[7]槟榔生长期果实形态、质构及果皮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马金爽,吉建邦,王海灿. 2021

[8]槟榔干制技术研究进展. 代文婷,吉建邦,康效宁,马金爽,代佳慧,王世萍. 2021

[9]槟榔-平托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颜彩缤,胡福初,王彩霞,赵亚,冯学杰,李少卡,王祥,陈哲,郭利军,范鸿雁. 2020

[10]槟榔果实生长、加工及产品货架期槟榔碱漂移规律研究. 马金爽,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吉建邦. 2020

[11]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韩剑,何凡,罗志文,周文静,范鸿雁,张文,林峰,何舒. 2011

[12]槟榔蒸汽杀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代文婷,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马金爽,吉建邦. 2021

[13]7种杀菌剂对槟榔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圆,周传波,肖彤斌,王会芳,曾向平. 2011

[14]槟榔烘制工艺中不安全因子分析. 康效宁,吉建邦,李梁. 2015

[15]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方式对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王贞霖,马瑞,徐芮,杨顺义,芮凯. 2024

[16]槟榔种质资源离体繁殖体系研究. 李栋梁,王景飞,周颖怡,陈业光,张雯婷,戚华沙,陈宣. 2023

[17]海南槟榔初加工状况调研分析. 张容鹄,窦志浩. 2014

[18]槟榔园套种榴莲管理技术. 冯学杰,郭利军,邓会栋,华敏,谢圣华,罗志文,吴晓慧,冀晓昊,王海波. 2023

[19]水煮杀青对槟榔营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代文婷,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张晶,吉建邦. 2024

[20]热泵干燥槟榔中试工艺参数优化. 张容鹄,高元能,冯建成,谢辉,邓浩,庄光辉,窦志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