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Ipomoea trifida花青素合成酶基因ANS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HANG An

作者: ZHANG An 1 ; 张安 2 ; CAO Qing-he 1 ; 曹清河 2 ; ZHOU Zhi-lin 1 ; 周志林 2 ; ZHAO Dong-lan 3 ;

作者机构: 1.Sweet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121

2.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21

3.Sweetpotato Researc

关键词: 甘薯;ANS基因序列;花青素;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

会议名称: 长江流域甘薯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42-00000148

摘要: 使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Ipomoea trifida中的ANS基因cDNA序列,并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研究番薯属花青素合成等问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Ipomoea trifida中ANS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268bp,开放阅读框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含有DIOX_N和20G-FeⅡ_Oxy结构域,属于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编码蛋白位于细胞质中;进化树中与番薯属ANSs序列位置最为接近.

分类号: S531.01

  • 相关文献

[1]猪CAPN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学敏,李碧侠,任守文. 2008

[2]陆地棉GhNIP5.1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巩元勇,郭书巧,束红梅,何林池,倪万潮. 2013

[3]森林草莓精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静,赵密珍,王壮伟,吴伟民,钱亚明. 2011

[4]甘薯块根内活性物质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李洪民,唐忠厚. 2007

[5]冷冻对甘薯紫色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徐飞,钮福祥,孙建,朱红,岳瑞雪,张毅,张文婷. 2018

[6]溶剂法结合超声波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孙健,岳瑞雪,徐飞,朱红. 2011

[7]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 谢一芝,尹晴红,邱瑞镰. 2004

[8]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 2006

[9]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2

[10]甘薯等10种作物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冬静,徐振,张成玲,孙厚俊,赵永强,谢逸萍. 2017

[11]甘薯、番茄、拟南芥中SPL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荣誉磊,周志林,赵冬兰,唐君,彭湘君,赵玉琪,宗凯,吕亚宁,姚改芳,胡康棣,张华. 2021

[12]盐胁迫下陆地棉苗期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分析. 刘章伟,徐鹏,张香桂,高媛媛,倪万潮,沈新莲. 2011

[13]番茄中性/碱性蔗糖转化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分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高媛媛,杨郁文,张保龙,倪万潮. 2009

[14]甘蓝型油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BnNHX2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胡茂龙,陈新军,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傅寿仲. 2009

[15]金雀异黄素和环鸟苷酸调控葡萄果实花青素积累. 朱云娜,王中华,汪良驹. 2009

[16]不同品种紫甘薯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 孙健,王洪云,钮福祥,徐飞,岳瑞雪,张毅,朱红. 2013

[17]外界因素对徐紫薯3号产量与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后猛,刘亚菊,闫会,马代夫. 2015

[18]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古荣鑫,胡花丽,刘雨辰,周杰,李鹏霞,朱树华. 2012

[19]山药花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解析. 殷剑美,王立,张培通,韩晓勇. 2018

[20]壳寡糖与紫甘薯花青素处理对采后肥城桃褐腐病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古荣鑫,朱丽琴,刘娜,徐亚宏,周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