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杨梅凋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Ren Haiying

作者: Ren Haiying 1 ; 任海英 2 ; 戚行江 2 ; Qi Xingjiang 1 ; Zheng Xiliang 3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s,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

3.Institute of H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综合防治;疾病预防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页码: 00000559-00000568

摘要: 凋萎病是近年来危害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本文就伤口涂抹剂、硫酸亚铁、生物制剂、植物油助剂及综合防治技术对杨梅凋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修剪伤口涂抹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农药膏剂等能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防效都是100%.0.1%~0.4%的硫酸亚铁溶液对杨梅凋萎病的预防作用较好,防效45%~88%,其中0.4%的硫酸亚铁溶液防效最好.好快、申嗪霉素和井岗·蜡芽菌三种生物制剂对杨梅凋萎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效在48%~55%,其中好快预防效果最好.植物油助剂怀农特能增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在盆栽实验中对杨梅凋萎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经过3年针对性农药的合理使用,2年的综合防治,瑞安、天台和仙居的三个杨梅果园中凋萎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89.9%~96.1%.这表明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防治杨梅凋萎病.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任海英,梁森苗,郑锡良,戚行江,朱潇婷,颜丽菊. 2016

[2]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 林瑞,任海英,安笑笑,郑锡良,梁森苗,张淑文,戚行江. 2019

[3]杨梅凋萎病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梁森苗,任海英,郑锡良,求盈盈,戚行江. 2015

[4]健康与凋萎病杨梅树体及根围菌群的差异. 任海英,徐巧,戚行江,俞浙萍,郑锡良,张淑文,王震铄. 2021

[5]杨梅凋萎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任海英,戚行江,梁森苗,郑锡良. 2014

[6]杨梅凋萎病简约化防控关键技术试验. 邢美芳,梁森苗,张淑文,张壹,吴昌旺,吴海锋. 2024

[7]木质素基苯醚甲环唑纳米颗粒构建及防控杨梅凋萎病研究. 张启,张家栋,方云,熊秋雨,王嵘,程敬丽,孙鹂,赵金浩. 2023

[8]鹅病流行特点和防控对策. 张存. 2011

[9]黄岩橘区柑橘木虱发生隋况及其带菌率. 鹿连明,杜丹超,张利平,蒲占湑,陈国庆. 2013

[10]杨梅拟盘多毛孢枝枯病综合防治研究. 陈方永,王引,倪海枝,王冬米,邱智敏,鹿连明,王道平,王一光. 2013

[11]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饶汉宗,王华弟,沈颖,黄茜斌,谢子正,赵慧宇,徐志宏. 2016

[12]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王洪祥,林媚,龚洁强,梁克宏,李兴富. 2003

[13]浙贝母灰霉病发生流行因子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宗侃侃,石红静,陈淑淑,陈伊倩,孙彩霞. 2018

[14]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王桂跃. 2016

[15]稻田稗草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除. 吴声敢,王强,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沈晋良. 2006

[16]慈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陈建明,张珏锋,钟海英,李芳. 2016

[17]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 王华弟,祝增荣,陈剑平,汪恩国,李宝福. 2007

[18]入侵红火蚁预防控制及其防治研究. 杨天赐,钟石. 2006

[19]杨梅凋萎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总结. 任海英,戚行江,梁森苗,郑锡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