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麻土中“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适宜施肥量和栽培密度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谢奎忠

作者: 谢奎忠 1 ; 罗爱花 1 ; 文国宏 1 ; 胡新元 1 ; 陆立银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关键词: 马铃薯;施肥量;栽培密度;黑麻土

会议名称: 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页码: 00000349-00000354

摘要: 甘肃省有黑麻土133.3万hm2,主要分布在六盘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的黄土梁峁沟壑区,陇东环县,陇南以及陇中的渭源、通渭等地.“陇薯7号”是通过国家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前景广阔,已成为甘肃省尤其是黑麻土地区的主推品种,随着脱毒种薯的应用,探索其脱毒一级种在黑麻土中的氮、磷生理需求及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意义重大,为此本试验应用系统工程原理为其一级脱毒种薯在黑麻土壤中进行配套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陇薯7号”一级种的最高产量为34.72/hm2,对应的组合方案为Xl、X2、X3均为O水平,即施N为150kg/hm2、施P205为135kg/hm2、栽培密度为52 500株/hm2(行距60.0cm,株距为31.8cm)。“陇薯7号”一级种产量大于28t/hm2的栽培方案,即施N124.88~175.18kg/hm2,施P205 98.40~171.60k/hm2,栽培密度为48727~56273株/hm2(行距60.Ocm,株距在29.6~34.2cm)。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王文丽,马忠明,李娟,赵旭. 2012

[2]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陆立银,谢奎忠,陈富. 2009

[3]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密度试验研究. 李高峰. 2017

[4]甘肃高寒阴湿区陇薯5号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陆立银,谢奎忠,陈富. 2010

[5]高寒阴湿区陇薯7号马铃薯原种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陆立银,谢奎忠,罗爱花,何三信,王一航. 2011

[6]高寒阴湿区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对马铃薯陇薯6号脱毒一级种产量的影响. 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王一航,何三信. 2011

[7]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8]黑麻土和黄绵土营养元素诊断研究. 王文丽,王方,杨虎德,郭天文,吕晓东,徐祥玉. 2007

[9]甘肃省秦安县黑麻土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赵良菊,郭天文,郭全恩,冉生斌,李娟. 2001

[10]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崔云玲,王成宝. 2011

[11]栽培密度和氮磷肥对陇薯6号产量的影响. 陈富,陆立银,王一航. 2008

[12]氮磷肥及栽培密度对‘陇薯8号’产量的影响. 刘明霞,王一航,陆立银,谢奎忠,陈年来. 2011

[13]栽培密度和氮磷施肥水平对陇薯7号产量的影响. 陈富,陆立银,谢奎忠,张武. 2012

[14]磷肥和栽培密度对半干旱区特用玉米产量的影响. 展宗冰,王晓巍. 2008

[15]氮磷肥及密度对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黄伟,王一航,陆立银,谢奎忠,刘明霞. 2011

[16]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脱毒原种肥密配套模式研究. 黄伟,齐恩芳,贾小霞,谢奎忠,杨棪. 2023

[17]旱地辣椒栽培中密度、氮、磷及钾肥因子的优化. 赵贞祥,杨永岗,张二喜,卢子明,逯建平. 2013

[18]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19]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及产量的调控. 马小黎,刘建华,钟新榕. 2019

[20]过量施肥无益于大麦甘啤7号产量和品质形成. 柳小宁,包奇军,张华瑜,潘永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