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礁与池塘养殖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万玉美

作者: 万玉美 1 ; 赵春龙 2 ; 崔兆进 2 ; 赵海涛 2 ; 付仲 2 ; 赵雅贤 3 ; 杨超臣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2.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秦皇岛066200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河北秦皇岛066100

关键词: 刺参;鱼礁养殖;池塘养殖;体壁;营养成分

会议名称: 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00000372-00000380

摘要: 为了解鱼礁和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下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及品质,利用生化分析方法对刺参体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及评价.结果显示,鱼礁组水分、粗脂肪、胆固醇和能量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组(P<0.01),二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鱼礁与池塘组刺参体壁富含Na、Mg、Ca、K、Fe、Zn、Cu和Mn.鱼礁组Na和Mg含量极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1),Ca、Fe、Cu和Mn含量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鱼礁组氨基酸总量和呈鲜味氨基酸均极显著高于池塘组(P<0.01),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池塘养殖组无显著性差异.除Thr外,鱼礁和池塘组AAS和CS均小于1.二者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差异均不显著;鱼礁组C16∶1和C20∶5n3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其余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养殖模式会影响刺参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鱼礁组刺参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含量极低,富含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更具有浓郁的海鲜风味,营养价值优于池塘组.

分类号: S968.9

  • 相关文献

[1]鱼礁区与池塘养殖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万玉美,赵春龙,崔兆进,赵海涛,付仲,赵雅贤,杨超臣. 2015

[2]刺参体壁和内脏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楼乔明,李来好,陈胜军,杨文鸽,张进杰,薛长湖. 2017

[3]刺参不同部位中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英文). 孙伟红,冷凯良,林洪,邢丽红,宁劲松,王志杰,翟毓秀,王泽文,苗均魁,李晓川,韩现琴,刘淇. 2010

[4]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刘长琳,王有廷,秦搏,阮飞腾,陈四清,燕敬平,赵法箴,刘春胜,崔恒全. 2015

[5]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6]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1株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张永刚,荣小军,王锦锦,于永翔,张正,宁鲁光. 2021

[7]池塘养殖刺参幼参的成活率变化和生长特点. 于东祥,宋本祥. 1999

[8]野生与养殖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王哲平,刘淇,曹荣,殷邦忠. 2012

[9]不同养殖模式和产地刺参营养功能成分比较分析. 彭吉星,赵新楠,宋冬茹,吴海燕,郑关超,郭萌萌,赵艳芳,谭志军. 2023

[10]我国北方3种主要养殖模式刺参的营养组成与功能性成分差异研究. 赵艳芳,盛晓风,宁劲松,尚德荣,翟毓秀. 2018

[11]浒苔营养成分分析与投喂刺参试验. 廖梅杰,郝志凯,尚德荣,姜燕,陈贵平,王印庚. 2011

[12]3种养殖模式罗非鱼品质比较分析与评价. 郭忠宝,肖蕊,黄卉,罗永巨,崔凯,肖俊,汪翔,阴晴朗,梁军能. 2021

[13]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段亚飞,黄忠,林黑着,董宏标,张家松. 2017

[14]广东池养梭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陈四海,区又君,李加儿. 2011

[15]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的分析. 董立学,喻亚丽,毛涛,张浪,周运涛,陈婷婷,何力. 2021

[16]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廖梅杰,王印庚,郝志凯,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09

[17]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实验研究. XU Wen-qi,徐文其,SHEN Jian,沈建. 2008

[18]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Zhu Jianxin,朱建新,Liu Hui. 2008

[19]刺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高菲. 2008

[20]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王印庚,陈贵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