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玉米连作模式下禾谷镰刀菌复合种的相关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郝俊杰

作者: 郝俊杰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致病机制;小麦赤霉病;玉米茎腐病;连作模式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175-00000175

摘要: 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是我国黄淮海平原的主要种植模式,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腐病又是该地区重要的真菌病害.但小麦—玉米连作及耕作制度改变对相关病害的发生变化有何影响?在小麦—玉米连作这一生态系统下,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腐病在流行学和病理学层面之间有何关系?自然条件下不同独立种间能否发生有性重组?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相关病害的发生和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有何影响?以上问题均不清楚.

分类号: S432.44

  • 相关文献

[1]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玉米对层出镰孢茎腐病的响应机制. 曹言勇,程泽强,马娟,杨文博,朱卫红,孙新艳,李慧敏,夏来坤,段灿星. 2025

[2]小麦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禾谷镰刀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徐武,刘建丰,张戈,徐文,袁祖丽. 2019

[3]禾谷镰刀菌降解毒素基因Tri10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闫海霞,杨丽荣,薛保国,段立清,孙虎,全鑫. 2010

[4]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和麦穗组织中DON毒素积累分析. 徐飞,杨共强,宋玉立,王俊美,李亚红. 2014

[5]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的寄主适应性研究. 高美玲,李春盈. 2025

[6]伪狂犬病病毒研究进展. 刘运超,杨素珍,尚延丽,郝慧芳. 2024

[7]2016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齐晓红,陈琦,侯艳红,范志业,刘迪,沈海龙,宋玉立,李世民. 2016

[8]信阳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姜明波,翟顺国,王守强,程泽强,韩国琼,刘先明. 2018

[9]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10]河南省首次发现梨孢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刘露露,李丽娟. 2020

[11]拮抗小麦赤霉病内生细菌YB-144的鉴定及其对DON的影响. 张立勇,夏明聪,徐文,王琦,张洁,孙润红,潘娅梅,陈瑞雪,吴坤,杨丽荣. 2020

[12]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致病力分化. 徐飞,杨共强,王俊美,宋玉立,刘露露,张姣姣. 2016

[1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恒亮,郭艳春,穆长安,王全德,包来仓,马毅辉,陈威,侯维娜,高新菊. 2017

[14]戊唑醇不同防治时间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影响. 徐飞,宋玉立,杨共强,王俊美,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