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豫超
作者: 张豫超 1 ; 杨肖芳 1 ; 苗立祥 1 ; 蒋桂华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草莓;立体栽培;种植密度;生产性能
会议名称: 第十届中国(大连·金州)草莓文化旅游节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572-00000578
摘要: 设计了3种草莓立体栽培架式:单层双列式、双层品字形、四层阶梯形,较传统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分别提高25%、50%和100%,并分析了其采光性能与产量两项主要生产性能.
分类号: S668.4:S604.7
- 相关文献
[1]三种草莓立体栽培架型及生产性能比较. 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蒋桂华. 2013
[2]基质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徐云焕,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蒋桂华. 2016
[3]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童英富,沈建生,蒋桂华. 2012
[4]淳安县桑园贝母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霍进喜,朱俭勋,钟石,孙雨晴,胡桂燕,李有贵. 2020
[5]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中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6]播种期与密度对浙秋豆3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申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7]种栽和种植密度对温郁金产量与挥发油含量影响. 陶正明,吴志刚,顾雪萍,黄品湖,陈臻. 2007
[8]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水培切花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 寿伟林,徐志豪,陈丽萍,周胜军,戴丹丽,万信忠. 2002
[9]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2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申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10]红壤旱地高梁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阮关海,丁祥海. 2002
[11]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丹华,朱申龙. 2009
[12]杂交构树的生物产量、营养动态及生态价值. 黄新,郑开之,郑会超,吴建良,姜俊芳,宋雪梅,蒋永清. 2019
[13]种植密度、氮施用量及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及产量因子影响的研究. 苏成付,龚顺良,李树江,王为,邱新棉. 2017
[14]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娜,胡齐赞,郭亚飞,徐盛春,张古文,冯志娟,龚亚明. 2016
[15]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浙农秋丰2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正泉,张古文,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2022
[16]不同双亲播期、种植密度、坐果节位对浙蒲6号、浙蒲9号瓠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黎坤瑜,王尖,汪颖,鲁忠富,吴新义,汪宝根,李国景,吴晓花. 2024
[17]油菜浙油50穴盘苗移栽栽培技术. 张尧锋,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傅鹰,张冬青. 2017
[18]矮杆蓖麻品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分析. 白月轻,宁金席,俞春莲,顾晓月,胡红旗,陈小龙,王昌禄,沈国新. 2015
[19]“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罗君琴,李丽,林俊,聂振朋,柯甫志,徐建国. 2008
[20]草莓良好农业规范(GAP)生产关键控制点. 董秀金,王小骊,童英富,孔樟良.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粉果草莓新品种浙粉莓2号的选育
作者:杨肖芳;周晓肖;孙晨栋;蒋桂华;张豫超
关键词:草莓;新品种;浙粉莓2号;早熟;粉果
-
越秀草莓高冷地苗在浙江临海的栽植表现
作者:周晓肖;杨肖芳;李伟龙
关键词:草莓;高冷地苗;栽植表现
-
草莓二斑叶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效果比较
作者:周晓肖;杨肖芳;李伟龙
关键词:草莓;二斑叶螨;智利小植绥螨;20;异噁唑虫酰胺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
-
氟酰羟·咯菌腈在草莓灰霉病上的应用效果
作者:周晓肖;朱磊;张豫超;杨肖芳
关键词:氟酰羟·咯菌腈;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
-
LED补光对不同设施栽培草莓品种营养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杨肖芳;张豫超;苗立祥;孙晨栋;蒋桂华
关键词:草莓;LED补光;设施栽培;果实品质
-
浙江主栽草莓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杨肖芳;苗立祥;张豫超;沈岚;蒋桂华
关键词:表型;种质资源;多样性;草莓
-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地块草莓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杨肖芳;郭瑞;姚燕来;朱为静;洪磊东;洪春来;朱凤香;王卫平
关键词:草莓;微生物菌剂;产量;养分;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