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莓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董静

作者: 董静 1 ; 张运涛 2 ; 王桂霞 1 ; 钟传飞 2 ; 常琳琳 1 ; 金万梅 2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100093

2.北京市草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3

关键词: 草莓;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阵列技术

会议名称: 第十届中国(大连·金州)草莓文化旅游节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637-00000640

摘要: 蛋白质组分析实质上是由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分析扩展到不同的修饰方式,如某一蛋白可能存在于某个时间点,或整个发育或环境响应过程的细胞中.这样的修饰可能会影响蛋白的活性、定位以及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力,因而延伸了给定蛋白的功能.众所周知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脂质化如异戊烯化、法呢基化等.不太为人所知的蛋白修饰的例子包括一个草莓果实蛋白被植物激素生长素所修饰等.DIGS也被用来检验草莓品种内和品种间过敏原含量的变异。高通量的代谢物概况及分析是系统生物学中“组学”的一个完整部分。代谢组学,是对细胞代谢物的总体分析,可以用来比较两个基因型间的特定细胞或组织群体,或确定和比较生物体在对刺激的响应过程或发育阶段中所生成的代谢产物。高通量代谢分析的发展有利于在广泛条件下分析果实,将成为理解复杂性状(如风味和香味、保健成分的合成以及有助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化学物质的合成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10年内,微阵列技术已经与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将草莓挥发性成分与植物基因组联系起来。

分类号: S668.4:S601

  • 相关文献

[1]多组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魏若瑾,李济彤,常静,杨璐,潘一帆,王会利,朱莉飞. 2021

[2]代谢组学在化学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常静,潘一帆,魏若瑾,李济彤,杨璐,朱莉飞,王会利. 2020

[3]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郭荣琨,董宁光,农惠兰,王菡,滕维超,孟佳欣. 2024

[4]果蔬酚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高媛,马帅,代敏,王蒙,冯晓元. 2018

[5]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鸡胸肉代谢组学研究. 张剑,曹婧,耿爱莲,王海宏,初芹,晏志勋,曾另超,张小月,张尧,刘华贵. 2021

[6]低糖野生种与高糖栽培种西瓜果实代谢产物组分差异分析. 崔霞霞,王亚钦,任毅,Alisdair R Fernie,Saleh Alseekh,何洪巨,宫国义,张海英,郭绍贵,张洁,许勇. 2018

[7]禽偏肺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王丹,侯磊,宋江伟,王菁,全荣,刘爵. 2022

[8]草莓和土壤中啶酰菌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陈莉,贾春虹,贺敏,余苹中,赵尔成,朱晓丹. 2009

[9]草莓呼吸特性与发酵阈值研究. 侯玉茹,王宝刚,李文生,周家华,常虹. 2019

[10]二倍体草莓‘Ruegen’再生体系的建立. 乔瑞琪,金万梅,沈元月. 2018

[11]草莓三维形态几何建模与真实感绘制. 赵丽丽,温维亮,郭新宇,陆声链,肖伯祥,吴升. 2011

[12]我国12个地区草莓叶螨种类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 曹利军,周晓怡,宫亚军,魏书军. 2018

[13]适宜冻干脆片加工的草莓品种筛选. 郑丽静,王宝刚,晋彭辉,安菲,韦强,王福东,武冬雪,张松阳,满杰. 2018

[14]针对草莓采后问题的关键技术措施. 李文生,王宝刚,王云香,周家华,常虹. 2019

[15]北京市草莓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张天琪,任荣,徐成响,王瑶,李小丰,王丽娜. 2011

[16]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李珊,朱毅,傅达奇,朱本忠,左进华,罗云波. 2013

[17]改进YOLOv4的温室环境下草莓生育期识别方法. 龙洁花,郭文忠,林森,文朝武,张宇,赵春江. 2021

[18]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石琨,滑昕,张运涛,王桂霞,钟传飞,董静,常琳琳,孙瑞. 2017

[19]硫酸铵或尿素代替硝酸铵的MS培养基对苹果、草莓和葡萄组培苗继代的效应. 王媛花,齐娟红,范艳珍,金万梅. 2009

[20]利用气调箱保鲜草莓的研究. 李文生,王宝刚,冯晓元,刘文武,郭振忠,杨军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