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育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晓彦

作者: 张晓彦 1 ; 侯吉伦 1 ; 王桂兴 1 ; 刘海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关键词: 牙鲆;性腺发育;调控机制;双单倍体

会议名称: 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00000101-00000101

摘要: 不育是一个影响所有生物的问题.在鱼类中,经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产生的单倍体再经染色体加倍产生的双单倍体通常是不育的,因此限制了利用双单倍体在基础生物学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但是,这些不育的双单倍体同时也为研究鱼类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2009年4月以一尾野生牙鲆为亲本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诱导,获得了200余尾双单倍体.2012年待这些双单倍体性成熟后,开始每年对其进行检查,观察其性腺发育情况,对可育个体的卵子进行人工授精确认后代的存活性.经过3年跟踪检查,发现在生殖季节可育个体腹部膨大松软,而不育个体腹部较为平坦.解剖发现可育双单倍体卵巢外观为橙色,表面血管丰富呈网状排列,卵巢膜透明,靠近泄殖孔处聚集大量成熟卵子,轻压腹部有成熟卵子流出.卵巢性腺指数在8%~11%;而不育牙鲆的卵巢外观呈黄色,表面主血管清晰可见,微血管较少,卵巢膜呈现白色,轻压腹部不能挤出卵粒,卵巢GSI介于3.77%~4.17%,显著低于可育牙鲆(P<0.05).

分类号: Q959.486.05

  • 相关文献

[1]牙鲆骨骼生长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安泉泉,刘海金,王桂兴,刘永新,刘奕. 2012

[2]牙鲆第10腹椎骨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陈晓婷,刘海金,刘奕,周丹,韩英. 2013

[3]基于双单倍体牙鲆挖掘与生长性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刘永新,王桂兴,王玉芬,司飞,孙朝徽,张晓彦,刘海金. 2011

[4]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王桂兴,朱以美,侯吉伦,张晓彦,王玉芬,孙朝徽,姜秀凤,刘海金. 2014

[5]牙鲆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刘海金,侯吉伦,刘奕. 2017

[6]牙鲆三倍体批量化诱导及其生长和性腺发育观察. 王磊,陈松林,谢明树,邓寒,李文龙,高峰涛. 2011

[7]养殖牙鲆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 孙鹏,吴志昊,尤锋,李军. 2013

[8]外源激素诱导对F1代2+圆斑星鲽雌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影响. 徐永江,柳学周,赵明. 2010

[9]圆斑星鲽性腺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周年变化规律研究. 柳学周,徐永江,赵明,倪娜,宁鑫,王妍妍. 2010

[10]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半滑舌鳎性腺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生理功能研究. 徐永江,柳学周,温海深,王清印,马学坤,倪娜,赵明. 2010

[11]人工蓄养斧文蛤的生殖周期及早期发育. 邵艳卿,张炯明,方军,肖国强,滕爽爽,柴雪良. 2017

[12]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13]西伯利亚鲟性腺早期发生、分化、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田美平,庄平,张涛,颜世伟,章龙珍,刘婷. 2010

[14]流溪河入侵鱼类豹纹脂身鲶繁殖生物学研究. 刘飞,韦慧,顾党恩,牟希东,罗渡,徐猛,胡隐昌. 2017

[15]长牡蛎“海大3号”生长繁殖与营养成分的周年变化. 种金豆,李琪,徐成勋,刘士凯. 2020

[16]大西洋鲑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和性腺发育研究. 徐世宏,王彦丰,刘清华,刘鹰,王顺奎,徐滢轩,李军. 2019

[17]养殖施氏鲟的性腺转录组特征分析. 李营,阮瑞,艾成,岳华梅,叶欢,杜浩,李创举. 2020

[18]克氏原螯虾的体色变化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 徐增洪,赵朝阳,周鑫. 2010

[19]性类固醇激素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周期的分布. 谢欣冉,张玲玲,孙红振,张阳,李婉茹,张美溦,包振民. 2019

[20]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阶段细胞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福生,徐革锋,谷伟,黄天晴,刘晨斌,王炳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