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U Wang-yang
作者: WU Wang-yang 1 ; 吴汪洋 2 ; TIAN Li-hui 3 ; 田丽慧 1 ; ZHANG Deng-shan 2 ; 张登山 1 ; ZHANG Ming-yuan 3 ; 张明远 4 ;
作者机构: 1.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3.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
4.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
关键词: 固沙植物沙堆;形态特征;蚀积强度;输沙强度
会议名称: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会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青海大学
页码: 00000051-00000065
摘要: 植物沙堆是风沙、土壤与植被共同作用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其形成与演变既体现了区域风沙活动特征,也反映植物的防风固沙与土壤改良效益。固沙植物沙堆的形态特征是高寒植物生态适应性与防治效益的重要体现,对幼龄人工植被沙堆的形态研究有益于探索植被与风沙的相互关系,指导生物治沙工作.通过对青海湖东岸主要固沙植物沙堆的形态拟合与蚀积监测发现:强堆积型的沙棘与沙蒿沙堆在堆积高度、面积与体积上均大于弱堆积型或弱侵蚀型的樟子松与小叶杨沙堆,这主要受株高、冠幅等植物生长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根据8方位蚀积断面观测,各沙堆堆积部位主要在NE-E-SE方位带,沙蒿、乌柳沙堆的蚀积强度具有显著的方位差异,这与同方位输沙强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在W、NW、SE等方位,沙堆间的物种差异显著;根据各植物沙堆的固沙强度和林下地表输沙强度分析,沙棘、鸟柳、樟子松、小叶杨与沙蒿年均固沙效益分别为40.45%、15.53%、4.69%、4.20%与62.72%,沙棘、乌柳与沙蒿均为典型优良的固沙树种.
分类号: Q948.1
- 相关文献
[1]八角金盘栽培管理技术. 年奎. 2010
[2]蚕豆象的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来有鹏. 2019
[3]中国美味蘑菇野生菌株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 徐鸿雁,刘海林,罗春燕. 2018
[4]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邓磊,朱春云,于世川,祁银燕,张文辉,杜盛,关晋宏. 2020
[5]油菜角野螟为害特征与综合防控技术. 张登峰,来有鹏,咸文荣,董亮. 2011
[6]共和盆地东缘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 杨向东,邓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寒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机制
作者:张政;向前胜;张登山;王丽;史文君
关键词:土壤水分;降雨事件;沙障类型;植物;高寒沙区;不同土层
-
青海高原西北小檗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作者:向前胜;张登山
关键词:青海高原;西北小檗;解剖结构;亚显微结构;光合日进程
-
气候、植被及土壤因素交互作用对宁夏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
作者:高琳;张登山;龙怀玉;陈晓远;林昌华;周涛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环境因素;影响机制;宁夏
-
宁夏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高琳;张登山;龙怀玉;陈晓远;林昌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因子;影响因素;宁夏
-
粤北杉木林林禽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向前胜;肖正中;张登山;蔡展辉;林楚钧;刘素闲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杉木;土壤肥力;林下经济模式
-
不同海拔对西北小檗体内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向前胜;张登山;王宁;赵越;孙奎
关键词:青海高原;西北小檗;小檗碱;海拔
-
高寒沙区几种机械沙障措施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作者:张政;向前胜;张登山;王丽
关键词:机械沙障;土壤粒度;分形维数;固沙植物;高寒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