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于广武
作者: 于广武 1 ; 周保库 2 ; 孟凡五 3 ; 李晓冰 4 ; 何长兴 5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
2.黑龙江省农科院资环所 哈尔滨
3.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4.金玛(宽甸)肥业有限公司驻东北办事处 哈尔滨
5.黑龙江奥格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哈尔滨
关键词: 大豆;重迎茬;中微量元素肥药混剂;产量性状
会议名称: 2016药肥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交流大会
主办单位: 全国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媒研究中心
页码: 00000183-00000190
摘要: 为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使其产品达到"高产、质优、安全、环保""减肥增效"的目的.增施大量元素钾,中微量元素镁、锌、硼和有益元素硅、硒已成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修复被重金属、农药和高浓度化肥污染的土壤,"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核心技术.肥和药合二为一,将施肥和打药两次劳动整合为一次劳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药和肥跨界联合,通过科学的搭配,可以实现1+1>2的增值效应.多功能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就是遵循这一理念研发并迅速推向市场的高科技产品.取得了极其可观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习惯用肥(磷酸二铵+尿素+氯化钾)平均增产23.5%.
分类号: S565.106.2
- 相关文献
[1]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际微生物. 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2012
[2]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机理(上). 何志鸿,刘忠堂,许艳丽,韩晓增,何雪莹. 2011
[3]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系分泌物与根茬腐解物. 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2011
[4]大豆病虫害及重迎茬最佳药剂用量分析. 王佰成. 2019
[5]我省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解决途径. 徐东斌. 2005
[6]控制重迎茬大豆减产农艺措施的研究. 许艳丽,杨香久,韩晓增,李兆林,王守宇. 2000
[7]重迎茬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王国春,连成才,王成. 1999
[8]富锦市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李肖白,刘冰,朱长明,张国勤. 2008
[9]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周兴伟. 2011
[10]黑龙江省西部大豆重迎茬问题调查与思考. 王淑荣. 2010
[11]大豆重迎茬问题及与玉米轮作大豆季整地技术综述.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徐杰飞,赵星棋,王象然. 2023
[12]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Ⅳ.重迎茬大豆的土壤养分与养分吸收. 何志鸿,刘忠堂,韩晓增,许艳丽,徐永华. 2003
[13]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产量效应分析. 赵桂范. 2000
[14]营养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筛选试验研究. 杨兴勇. 2009
[15]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杨庆凯,宁海龙,周育中,许艳丽,刘发,王继安. 2001
[16]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李云辉,李肖白,李泽宇,潘红丽. 2008
[17]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 Ⅰ.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何志鸿,刘忠堂,许艳丽,韩晓增,徐永华. 2003
[18]重迎茬在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 1999
[19]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的研究概况. 刘佩印. 2001
[20]黑河市大豆重迎茬现状分析及缓解技术. 鹿文成.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微量元素肥药混剂对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者:于广武;周保库;孟凡五;李晓冰;何长兴
关键词:重迎茬大豆;中微量元素肥药混剂;生长性状;作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