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早稻氮磷钾施肥类别归属的贝叶斯判别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HANG Ming-qing

作者: ZHANG Ming-qing 1 ; 章明清 1 ; LI Juan 2 ; 李娟 1 ; XU Wen-jiang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350013

2.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36000

3.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推广总站,福州350003

关键词: 早稻;氮磷钾肥料;施肥类别;贝叶斯判别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页码: 00000294-00000302

摘要: 目的: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测土"是实现合理施肥微观指导的关键技术手段,但高度分散经营的耕地代表性土样采集难、测试费用高和费时长.为此,探讨不测土的推荐施肥技术可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一种简捷的技术途径.方法:利用闽东南80个早稻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资料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建立区域早稻施肥类别.然后,应用统计模式识别原理及其贝叶斯判别技术,根据田块氮磷钾施肥量及其产量结合地力信息等数量指标,探讨具体田块施肥类别归属方法.结果:在确保空白区产量和平衡施肥产量均值在两两施肥类别间具有统计显著差异的前提下,闽东南早稻最多可以划分为6个氮磷钾施肥类别.施肥类别间的产量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6个施肥类别的类内协方差矩阵差异不全相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个施肥类别的贝叶斯判别函数.结果表明,原始试验数据标准化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判别准确性,训练样本的回代误判率和交叉误判率分别只有1.2%和1.3%,预留6个试验点的84组氮、磷、钾施肥量和产量试验资料的施肥类别归属的判别正确率达到81.0%,能够满足推荐施肥的精度要求.结论:建立在统计模式识别原理及其贝叶斯判别技术基础上的早稻氮磷钾施肥类别归属决策,为不测土的推荐施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可对当前测土施肥技术起到有益补充.

分类号: S511.310.62

  • 相关文献

[1]早稻氮磷钾施肥类别归属的贝叶斯判别方法研究. 章明清,李娟,许文江,孔庆波,姚宝全. 2017

[2]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 李娟,张立成,张华,章明清,姚宝全. 2020

[3]基于农学效应的福建省水稻氮磷钾施肥限量标准. 李娟,章明清,章赞德,张立成,姚宝全,沈金泉. 2019

[4]福建甘薯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李娟,张立成,张华,张世昌,潘住财,张民生,林明贤,章明清. 2022

[5]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研究. 李小萍,陈少珍,王惠珠,翁定河. 2010

[6]早籼杂交水稻全优109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郑轶,涂诗航. 2015

[7]早稻氨基酸含量分析. 张海峰,叶新福. 2006

[8]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陈燕花. 2013

[9]福建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颜明娟,林琼. 2010

[10]蔬菜经济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土柱渗漏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章婧虹,章明清,张群林,沈鸣,李玉能,李娟,孔庆波. 2012

[11]构建县域早稻氮磷钾施肥的系统聚类方法研究.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刘德友. 2017

[12]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 王洪飞,黄妙春,董瑞霞,游晴如,黄庭旭. 2017

[13]不同施氮量对菜-稻轮作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 2013

[14]提高三元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的主成分回归技术研究. 李娟,章明清,许文江,孔庆波,姚宝全. 2018

[15]不同磷肥用量对菜稻轮作土壤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 2013

[16]三元肥效模型异方差诊断及其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研究. 孔庆波,章明清,李娟,许文江,章赞德,姚建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