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栽培措施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吴杨

作者: 吴杨 1 ; 王永军 1 ; 贾志宽 2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关键词: 玉米;地膜覆盖;土壤水分;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92-00000093

摘要: 北方旱地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1%,是中国粮食生产的战略要地.然而由于该区降水分配极不均衡,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能被作物利用的降水不足总降水量的40%,作物产量常年低而不稳的问题十分突出.地膜覆盖能够有效抑制蒸发,降低土壤蒸发与总耗水的比重(E/ET),协调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是当前旱农地区最主要的保水增产措施之一.然而地膜栽培的高产量是以高耗水为代价的,玉米等需水量较大的作物连续多年耕作,极易导致土壤水分亏缺,引起产量波动.因此明确地膜覆盖栽培下农田耗水特征,探寻适宜的覆盖方式,实现地膜覆盖栽培对有限降雨的高效持续利用是北方旱农区作物持续高产和稳产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区不同地膜覆盖滴灌对土壤水、温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曹玉军,魏雯雯,徐国安,王晓慧,王洪君,刘春光,边少锋,刘慧涛,王永军. 2013

[2]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3]玉米条带深松高茬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李伟堂. 2006

[4]地膜覆盖与裸地栽培对吉林省东部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张秀云,方向前,王瑞荣,滕占春,张文君,钟彦涛,杨宝君,乔志一,刘庆君. 2016

[5]高寒区玉米地膜覆盖抗逆丰产增效技术模式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王俊鹏,历艳璐,魏洪磊,赵洪祥,边少锋,王焕军,张治安. 2019

[6]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玉米覆膜与裸地栽培效果分析. 方向前,孟祥盟,郭法申,柴寿江,孙国臣,李海元. 2004

[7]不同地膜覆盖对冷凉区玉米根伤流液中含氮物强度的影响. 王俊鹏,历艳璐,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2023

[8]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陈麒宇,赵洪祥,徐晨,边少锋,张治安. 2022

[9]我国玉米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付立中,焦仁海,孙德智,侯宗运,刘兴二. 2010

[10]整地时期对东北雨养区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宋振伟,邓艾兴,郭金瑞,任军,闫孝贡. 2012

[11]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2

[12]探析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的影响. 张磊,张洪喜. 2013

[13]半干旱区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水温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闫伟平,孙宁,谭国波,于江,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3

[14]土壤水分与玉米种植密度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石元亮,秦裕波,孙毅,朱平,王晶. 2008

[15]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于江,闫伟平,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1

[16]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谭国波,边少锋,马虹,李伟堂,方向前,赵宏祥,张丽华,孟祥盟. 2005

[17]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Ren Jun,任军,Guo Jin-Rui,郭金瑞,Yan Xiao-Gong,闫孝贡,Liu Jian-Zhao. 2012

[18]黑土不同施磷量对玉米产量与根际和非根际磷库变化的影响. LIU Xiao-bin,刘晓斌,YIN Cai-xia,尹彩侠,LI Gui-hua. 2012

[19]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氮减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开花后的光能利用效率. 吕艳杰,朱平,刘志铭,王永军,王立春. 2019

[20]水硫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玉诏,张慧,薛艳芳,高英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