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钙土物理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高盼

作者: 高盼 1 ; 徐莹莹 1 ; 杨慧莹 1 ; 刘玉涛 1 ; 王宇先 1 ; 王俊河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国家玉米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齐齐哈尔161006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国家玉米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齐齐哈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黑钙土;土壤肥力;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17-00000119

摘要: 黑龙江是中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玉米秸秆中富含C源及N、P、K等养分,如果能有效将秸秆还田利用,则在保持和改善黑龙江土壤肥力方面将有重要的作用.但黑龙江气温较低、玉米秸秆腐解速率缓慢,而且缺乏可行有效的还田技术和机械等原因,所以造成了黑龙江地区秸秆还田率低且还田效果不明显的结果.基于此,探讨黑龙江玉米秸秆还田的理论与方法,突破制约秸秆有效还田的技术瓶颈,是提高黑龙江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土壤肥力的迫切需求.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 郝小雨. 2022

[2]玉米灭茬耕作对土壤培肥和玉米持续高产效应的研究. 王鹤桥,宿庆瑞,王英,迟凤琴. 1992

[3]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质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孙士明,靳晓燕,王俊河,庞爱国,于晓波,于侃超. 2022

[4]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仇建飞,窦森. 2011

[5]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曾宪楠,高斯倜,冯延江,孙羽,宋秋来,王麒. 2018

[6]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永茂. 1996

[7]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 郑丹,迟凤琴. 2012

[8]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2024

[9]长期施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周宝库,张喜林. 2005

[10]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1]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2]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13]秸秆还田配合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葛选良,钱春荣,李梁,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 2021

[14]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高盼,王宇先,杨慧莹,于侃超,葛选良,迟莉,樊景胜. 2018

[15]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邹洪涛,韩艳玉,张春峰. 2019

[16]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0

[17]黑龙江玉米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李如来,牛忠林,邱磊,靳晓春,吴丽丽,夏永伟,蒋佰福. 2021

[18]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葛选良,钱春荣,张锋,李梁,姜宇博,于洋,宫秀杰,郝玉波. 2022

[19]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宋勇,王宇先,赵蕾,徐妍,王冰雪,高盼,徐莹莹,杨慧莹. 2021

[20]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崎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