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劳海盆熔岩类型多样性的成因及其对弧后扩张动力学的指示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海桃

作者: 张海桃 1 ; 鄢全树 1 ; 石学法 2 ;

作者机构: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关键词: 劳海盆;熔岩类型;弧后扩张;地幔动力学

会议名称: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页码: 00001034-00001034

摘要: 本文在系统性总结劳海盆扩张中心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包括东劳扩张中心(ELSC)、中劳扩张中心(CLSC)、西北劳扩张中心(北西LSC)、东北劳扩张中心(北东LSC) 、Valu Fa脊(VFR)、Mangatolu三联点(MTJ)和Fonualei扩张中心(FSC))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劳海盆之下地幔源区性质、俯冲物质的组成、印度洋型地幔对太平洋型地幔的置换程度以及Samoan地幔柱的可能影响等方面,对上述劳海盆地区的熔岩岩石成因及对地幔动力学的指示意义进行讨论。

分类号: P736.1

  • 相关文献

[1]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探索全球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牛耀龄,龚红梅,王晓红,肖媛媛,郭鹏远,邵凤丽,孙普,陈硕,段梦,孔娟娟,王国栋,薛琦琪,高雅洁,洪迪. 2017

[2]马里亚纳俯冲系统的构造特征. 刘鑫,李三忠,赵淑娟,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王鹏程,孙文军,曹现志,戴黎明,于胜尧,张臻,臧艺博,孔祥超,张勇,郑祺亮. 2017

[3]裂生微地块构造特征及成因模式:来自西太平洋弧后扩张作用的启示. 牟墩玲,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李玺瑶,王光增,郭玲莉,刘永江,刘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