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沟底部钩虾利用的物质来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宁

作者: 王宁 1 ; 沈承德 1 ; 孙卫东 2 ; 丁平 3 ; 朱三元 1 ; 易惟熙 4 ; 于志强 5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071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中心,青岛266071

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求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5.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

关键词: 海沟底部;海斗区;有机物来源;钩虾利用

会议名称: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页码: 00000856-00000857

摘要: 海斗区是指水深>6000m的海洋区域,它们被认为是地表系统中最遥远、被人类最少触及的区域.海沟深度大多超过6000m,其底部的海斗区,具有低温(1~2℃)、高压(1100~600个大气压)、寡营养和强地质作用(频繁的地震、热液的渗漏)等特征(Jamieson et al.,2010;Somero,1992),因此,海沟底部曾经被认为是不宜生物生存的贫瘠之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探索发现,海沟底部存在许多生物,该区域微生物活动甚至比周边的更强烈(Glud et al.,2013).海斗区生物所利用的物质存在三种可能来源:表层海水物质来源,海斗区内源性有机质来源以及地球内部物质来源。本研究首次利用海沟底部钩虾样品的有机碳14C,示踪海斗区生物的物质来源。结果显示,钩虾的肌肉组织△4C变化范围为(10±2)‰到(65±2)‰,具有明显的核爆14C特征。这一结果表明,海沟底部的钩虾并非像一些其它海洋极端环境生物(比如冷泉与热液生态系统)利用渗漏的地球深部物质或周边环境的惰性有机物,而是几乎完全依赖于表层物质的输送。

分类号: P734.5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