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贮藏期间银杏种仁中致敏致毒物质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心慧

作者: 张心慧 1 ; 花彤彤 1 ; 郁万文 1 ; 汪贵斌 2 ; 曹福亮 1 ;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2.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南京210014

关键词: 银杏种仁;致敏物质;致毒物质;含量变化;贮藏期间

会议名称: 全国第二十一次银杏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林学会

页码: 00000172-00000184

摘要: 氢氰酸、4-甲氧基吡哆醇(MPN)和银杏酸是银杏种仁毒性成分,过量食用会引起呕吐、抽搐等症状.本文主要采用氰离子选择电极和高效液相色谱对8个无性系银杏胚乳和胚在贮藏期间(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氢氰酸、MPN和银杏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无性系3种毒性成分含量差异,并综合各指标作出评价.对8个无性系银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优良种质资源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食用银杏的推广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银杏胚乳和胚中氢氰酸、MPN和银杏酸含量在贮藏期间差异极显著.贮藏期间,胚乳中含量最高的是MPN,胚中银杏酸是3种毒性成分中最高的一类.银杏胚中氢氰酸和银杏酸比胚中高,MPN含量比胚乳中低.13号无性系胚乳中MPN含量11月最高,其余无性系3月最高,胚中MPN含量均在3月最高.综合评价表明:贮藏期间,曹2号胚乳和胚的6个月隶属函数平均值均最高,该无性系最好,正安1号和洞庭皇较好,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选择的参考之一.

分类号: S664.3:S601

  • 相关文献

[1]超声处理对葡萄细胞壁果胶组分的影响. 杨亦雯,李大婧,包怡红,聂梅梅,刘春菊,刘春泉,肖亚冬,牛丽影,吴海虹. 2023

[2]不同处理方法对银杏种仁中氢氰酸和4-甲氧基吡哆醇含量的影响. 花彤彤,曹福亮,徐莉,郁万文,薛源.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