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邓素芳
作者: 邓素芳 1 ; 杨有泉 1 ; 应朝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关键词: 薏苡;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142-00000145
摘要: 针对生产上品种混杂、产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本文从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剖析薏苡栽培产量形成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薏苡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分类号: S519.04
- 相关文献
[1]薏苡栽培管理技术. 苏海兰,黄颖桢,陈菁瑛. 2012
[2]‘鼎蜜晚桃’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思逢,黄雄峰,熊月明. 2017
[3]'印度大果'柠檬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尤桂春,林文忠,武竞超,姚文,郑姗,黄雄峰. 2020
[4]"科玉无籽"葡萄生物学特性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黄岳,梁玉文,冯学梅,李阿波,岳海英,雷龑. 2020
[5]‘大红’火龙果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刘友接,林世明,黄雄峰,熊月明,LIUYou-jie. 2014
[6]黑琥珀李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 陈熹,陈菁瑛,廖汝玉,陈景耀. 2002
[7]原生蔬菜“天绿香”高产栽培技术. 吴松海,何云燕,郑家祯,赖正锋,张少平. 2014
[8]‘富贵红’火龙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刘友接,林世明,黄雄峰,熊月明,杨凌. 2015
[9]香肉果研究进展. 余东,周一平,李健. 2022
[10]芳香植物罗勒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鞠玉栋,吴维坚,杨敏,李珊珊. 2013
[11]绣球菌驯化栽培研究. 黄建成,池美香,王茂珠,余应瑞,应正河. 2007
[12]‘蜜红’火龙果引种研究初报. 刘友接,熊月明,黄雄峰,杨凌. 2016
[13]无患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姜翠翠,卢新坤,叶新福,郭有枝,姜业先. 2014
[14]薰衣草的栽培及应用. 张燕青,魏云华,林清. 2011
[15]苦叶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郑云云,张少平,张帅,郑加协,郑开斌. 2017
[16]黄金果规范化栽培技术. 鞠玉栋,吴维坚,林霜霜,邱珊莲,刘荣章,林启杰. 2017
[17]马来西亚7号番木瓜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黄雄峰,刘友接,熊月明. 2015
[18]4个番木瓜新株系在福建漳州的栽培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熊月明. 2017
[19]台东6号黄花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李春燕,陈敏健,林忠宁,应朝阳. 2014
[20]薏苡产品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邓素芳,林忠宁,陆烝,应朝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宽叶雀稗对放养河田鸡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作者:高承芳;李振武;应朝阳
关键词:林下种草;宽叶雀稗;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
-
福建省"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李振武;杨有泉;詹杰;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稻萍共生对水稻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郑慧芬;应朝阳
关键词:水稻;稻田;稻萍共生;磷肥利用效率;磷肥回收利用率
-
稻萍共生模式下闽北稻田的土壤固碳效应分析
作者:郑慧芬;李振武;邓素芳;陈志彤;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共生;净初级生产力;CH4排放量;生态系统净碳收支;碳固存速率
-
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郑慧芬;吴红慧;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田养萍;氮肥利用效率
-
盐碱胁迫对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春燕;陈恩;罗旭辉;陈志彤;应朝阳
关键词:盐碱胁迫;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豇豆
-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作者:高承芳;陈冬金;辛清武;应朝阳
关键词:放牧方式;放牧时间;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