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iu Chunxiao

作者: Liu Chunxiao 1 ; 刘春晓 1 ; 董瑞 1 ; Dong Rui 2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

2.山东省农业科学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2017年山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山东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203-00000207

摘要: 以玉米新品种诺达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00-825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显著增加,但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又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和密度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玉米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动态,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减少,群体干物质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增加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82500株/hm2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不再增加.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化控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张玉,刘强,何春梅,汪黎明,高新学,刘玉敬,董瑞,刘铁山. 2019

[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董瑞,张秀芝,刘铁山,何春梅,汪黎明,高新学,刘玉敬,刘强,陈凯. 2017

[3]种植密度对籽粒机收玉米'鲁单60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汪黎明,董瑞,刘铁山. 2025

[4]减源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姚凡云,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5]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 2017

[6]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物质积累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陈鹏飞,陶洪斌,王存凯,孟祥盟,王璞. 2013

[7]不同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和子粒灌浆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明,宋振伟,陈涛,闫孝贡,朱平. 2015

[8]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9]玉米宽窄行种植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 郑金玉,刘武仁,冯艳春,刘凤成,邱贵春,罗洋. 2004

[10]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MENG Wei-wei,孟维伟,张正,ZHANG Zheng. 2017

[11]化控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赵洪祥,方向前,闫伟平,张丽华,谭国波. 2017

[12]玉米新品种吉单4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高产因素分析. 岳尧海,王敏,周旭东,张志军,张建新,马英杰,赵万庆,刘文国. 2015

[13]一款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的验证及其在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应用. 陈鹏飞,李刚,石雅娇,徐志涛,杨粉团,曹庆军. 2018

[14]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估算. 王来刚,徐建华,贺佳,李冰,杨秀忠,王利军,郭燕. 2020

[15]氮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凤喜,孙宁,方向前. 2021

[16]紧凑型玉米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陈国平,赵久然,李伯航,王忠孝,李维岳,尹枝瑞. 1993

[17]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18]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19]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模型中品种参数的建立方法与分析. 于泽涛,王存凯,夏雨晴,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6

[20]多雨年寒地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陈传永,赵明,董志强,张宾,朱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